.

咖啡的品种

如果在购买咖啡的时候只问产国而不问品种,即使买到了知名产国的阿拉比卡也不表示买对了品种。因为各产国和庄园不可能只栽种单一的品种。而不同品种的前驱芳香成分也会随着微型气候以及生豆处理方法而有优劣表现,所以认识咖啡品种刻不容缓!

咖啡属于茜草科咖啡属,咖啡物种已经从数十年前的60多种增加到年的种,具有商用价值的主要有:阿拉比卡(风味优雅,咖啡因含量低)、罗布斯塔(风味粗糙,咖啡因含量较高)、利比里亚(树体较高,极少见),而每个咖啡物种由于基因突变或者杂交又会衍变出很多的变种。而这些物种的基因库皆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原生品种(Heirloom)。铁皮卡和波旁便是阿拉比卡旗下的古优品种,所以我们不妨把咖啡物种分为“铁皮卡系列”、“波旁系列”、“种内混血系列”和“种间混血系列”

铁皮卡:它是阿拉比卡种的标准型品种,也是最早从也门移植印度、印尼和中南美洲的,铁皮卡树的顶端嫩叶为红褐色而非青绿色,叶子较狭长,树枝节间距离较长,因此产果量不多,古老铁皮卡豆粒较大且豆身较尖长,但是移植到新世界也衍生出较椭圆和小粒的铁皮卡。铁皮卡虽然风味较好但是抗病能力较差!

象豆:年在巴西的马拉戈佩吉发现的铁皮卡的变种,豆粒相当大,是一般咖啡豆的三倍。象豆在海拔米以上的风味表现尚可,但种植在低海拔就会有杂味。象豆产果量少、豆粒硕大,为生豆处理带来不便,所以种植国较少。象豆是帕卡马拉的爹娘之一。

艺伎(Geisha):大器晚成的品种,年从埃塞俄比亚的艺伎山输出到肯尼亚,浪迹坦桑尼亚、哥斯达黎加,60年代辗转移植到巴拿马,之后又熬过近半个世纪才一鸣惊人,击败常胜军波旁、卡杜拉、卡杜艾、铁皮卡等品种,一口气囊括、和年巴拿马国宝豆杯测大赛(BestofPanama)首奖。年,美国精品咖啡协会(SCAA)主办的国际名豆杯测赛,艺伎又拿下冠军,竞标价更以每磅美元成交,创下竞赛豆有史以来最高身价纪录。据悉,后来的巴拿马国宝豆竞赛活动将分成艺伎与非艺伎两组,免得又被艺伎抢走其它品种的光彩。艺伎属于铁皮卡家族的一员,却在离开埃塞俄比亚七十多年后扬名立万。(Geisha正好与日本艺伎同音,但其实跟日本艺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也有翻译成瑰夏的)

蓝山:年法国军官狄克鲁将铁皮卡树苗护送至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年牙买加的英国总督从马提尼克岛移植株铁皮卡树苗至牙买加蓝山。经过多年的进化,蓝山铁皮卡拥有了较佳的抗病力。由于绝大多数产量被日本人控制,所以价格昂贵,个人觉得物超所值!

夏威夷科娜:夏威夷岛的铁皮卡来自危地马拉,由于夏威夷岛位于北纬20度的亚热带,温度较凉爽,加上肥沃火山岩土质,虽然栽种海拔并不高却孕育出干净的酸香与甜感。和蓝山一样,科娜的价格也相当昂贵,但风味却也能与身价相匹配!

肯特:—年,英国园艺师肯特发现了铁皮卡的变种Kent,风味不差,产果量也多,而且在当时还能抵抗叶锈病,后因叶锈病真菌也进化出其他变种而失去了抵抗叶锈病的能力,从而肯特也失宠,目前在澳大利亚和肯尼亚仍有少量种植。

K7:法国传教士在肯尼亚培育的抗旱铁皮卡变种,K7在澳大利亚很受欢迎,云南也有种植。

黄皮波图卡图:最早在印度发现的铁皮卡变种,成熟后果皮变黄,产果量稀少,目前巴西有少量栽种。可别小看它,巴西杯测赛常胜军黄波旁就是黄皮波图卡图与红皮波旁的混血品种。

侏儒铁皮卡:原生于埃塞俄比亚,树矮叶小,豆粒玲珑可爱。19世纪荷兰少量移植到印尼的苏拉威西,风味比苏拉威西知名的托拿加(Toraja)更香醇甜蜜,果酸柔顺。但是目前只存活在埃塞俄比亚和苏拉威西的深山中!

波旁:波旁是铁皮卡早期移植到也门后的变种,豆形从尖身变成圆身。波旁的叶子比铁皮卡宽大,叶缘常有波浪状,波旁豆的豆身比铁皮卡更短圆,颗粒较小。和铁皮卡一样,虽然波旁的风味较好,但是产量依然不好而且对环境的要求苛刻!

波旁尖身:年在波旁岛发现,豆貌并非波旁惯有的短圆形而是尖瘦状,体弱多病,产量极低,但是咖啡因含量只有普通阿拉比卡的一半,属于天然低因咖啡,味谱优美!极为珍贵!!

肯尼亚SL28与SL34:二者皆为肯尼亚史考特实验室培育出的品种,严格来说他们属于几个不同品种的“种内混血”,但业界仍以波旁嫡系视之。这两个品种适应了肯尼亚的高磷酸土质从而孕育出了迷倒众生的莓果酸质与甜感。这两个品种是目前肯尼亚的主力品种,但是移植到其他国家却种不出肯尼亚咖啡特有的莓果特质!美国奥斯卡获奖电影《走出非洲》也为这个国家的咖啡增添了许多的浪漫与神秘!

卡杜拉:年在巴西发现的波旁变种,树枝间的节间距离很短,果实成串,属高产品种,而且无需遮阳树,风味与波旁不相上下。

帕卡斯:矮种波旁的另一种形态,年左右在萨尔瓦多由一名名叫帕卡斯的咖啡农发现,高产而且耐风耐寒,风味亦佳。帕卡斯为近年很火的帕卡马拉的爹娘之一。

摩卡:也门摩卡,一般认为是波旁的变种。与波旁尖身遗传距离很近,咖啡因含量同样较低。

薇拉莎奇:年在哥斯达黎加西部山谷的莎奇村发现的波旁变种。

薇拉洛柏:在哥斯达黎加知名咖啡家族薇拉洛柏的庄园发现,因而得名。

以上这些品种或者是铁皮卡的变种或者是波旁的变种,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铁皮卡和波旁的混血品种!

帕卡马拉:—年,萨尔瓦多研究人员以帕卡斯和象豆配种,研究出全新的品种帕卡马拉。直到4年在“超凡杯”扬名天下,帕卡马拉是目前唯一能和艺伎一较高下的品种。

新世界(MundoNovo):年在巴西的圣保罗产区发现的红波旁与苏门答腊铁皮卡自然混血品种。产量高而且风味不差,果酸较低,算是有质又有量的品种。

卡杜艾:年巴西以黄皮卡杜拉与新世界混血产出的矮种咖啡树,顶端叶子为红褐色,产量高。

阿凯里:新世界与红波旁的混血,可算新世界的改良品种。

马拉卡杜拉:象豆与卡杜拉的混血品种。

巨种马拉卡帕卡马拉:象豆与帕卡马拉的混血品种,每颗生豆重达11g,是当今最大的咖啡,差不多两颗就可以泡一杯咖啡!我勒个去!!这个能烘透吗???

以上这些呢!还是没有罗布斯塔的基因,接下来我们要研究的便是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的杂交品种,或者是杂交后再杂交的品种,或者是杂交了很多次的品种,总之,这些品种都有罗布斯塔的基因,带有罗豆的基因就像拖着一条魔鬼的尾巴,风味总归是有缺陷!

帝汶混血品种:罗布斯塔属于二倍体,也就是有22条染色体,而阿拉比卡为四倍体,有44条染色体,两者属于不同的物种,混血产下有生育能力品种的概率极小!但是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年葡萄牙植物学家在帝汶发现阿拉比卡与罗布斯塔天然杂交且有生育能力的稳定品种,取名帝汶混血品种。

阿拉布斯塔:借助基因工程人为研发的品种,科学家利用水仙素破坏罗布斯塔细胞分裂的纺锤体,使染色体加倍到44条,从而与阿拉比卡配种。但是阿拉布斯塔的风味更接近罗豆,没什么价值!

卡帝汶:卡杜拉与帝汶的混血品种,但是风味较差,无法打进精品圈,但是印尼的卡帝汶风味却优于其他产国。

鲁伊鲁11:年肯尼亚的鲁伊鲁咖啡研究中心,使用帝汶混血与苏丹原生阿拉比卡—鲁米杂交,从而研发的臭名昭著的鲁伊鲁11,鲁伊鲁11风味极差但生命力极强且产量极高!(这名字也挺逗的)

巴蒂安:年9月鲁伊鲁咖啡研究基金会宣布他们使用SL28和鲁伊鲁11杂交得到了新品种巴蒂安。

哥伦比亚:年在哥国发现的新品种,爹娘仍为卡杜拉与帝汶,但当局坚持认为它和一般卡帝汶不一样,哥伦比亚是以卡帝汶与优雅的卡杜拉多代回交混血,逐年洗刷卡帝汶的恶味,但总归是拖着魔鬼的尾巴—罗豆基因!

伊卡图:巴西以阿拉布斯塔与新世界和卡杜拉多代混血培育的优良品种,可谓超级大杂种!

不断杂交,混血,再杂交混血,这样一直下去会产生更多的新品种,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了!

单品阿秋

用心做好每一杯咖啡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yfzl/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