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把大肠癌当痔疮出现这些症状,赶紧上医

我只是肚子有点胀,偶尔大便中带血,应该和很多人一样只是痔疮而已,怎么会是大肠癌呢?

你是否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

拖了又拖才去就医

结果却查出肠癌

随着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报告》,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分居第三位和第五位。

听起来好可怕!我们究竟该怎么预防大肠癌呢?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

定期肠镜检查

能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肠镜检查好像很麻烦,会不会很疼,听说有点吓人?!

其实,肠镜检查一点都不可怕

病人可在无痛状态下

像是做了个梦

醒来就已经完成整个检查和治疗了喔

▲胃肠镜检查详情,可点击图片了解

那我们什么时候该做肠镜检查呢?

我院内镜中心执行主任姚礼庆教授表示:

无大肠肿瘤家族史的一般人群,若经济条件允许,50岁应做第一次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则以后每隔3-5年检查一次;若发现腺瘤性息肉应尽早摘除,术后每年进行一次肠镜复查。若条件不允许,可进行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再进行肠镜检查;

若父母或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中有肠癌患者,则应该适时接受肠镜检查;

若不到50岁的非直系亲属发现肠癌,医院就诊,及时接受肠镜检查。

此外,姚礼庆教授强调

出现以下任何症状

且持续2周或2周以上

医院检查

★排便习惯改变:

最近经常腹泻或便秘;和以前相比,粪便形状改变或变细。

★黏液血便:

大便中常带有鲜红或暗红色血液和黏液。

★如厕里急后重感:

总感觉大便没有排完,想排便却又排不出便。

★持续性腹痛:

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轻重不一,多为隐痛或胀痛。

★贫血:

不明原因贫血,经常伴随着疲劳和无法解释的体征骤降。

★检查结果异常:

多次、持续性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提示消化道慢性出血;或癌胚抗原指标持续升高。

★腹部肿块:

触摸腹部能发现固定肿块。

那…万一肠镜检查发现息肉,

会不会发生癌变呢?

大肠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隆起状病变,多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理上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发生癌变的概率最大,因此临床上又被称为癌前病变。

而结肠镜

可直视观察大肠黏膜的微细病变

还可通过组织活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

所以啊,肠镜检查是

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重要手段

内镜下切除

是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姚礼庆教授日常工作照

姚礼庆教授介绍:息肉的位置一般和癌变机会关系不大,而是与其大小有一定关系。通常0.5厘米以下大小的息肉不会癌变;1厘米左右的息肉,癌变的可能约1%;1-2厘米则有10%;大于2厘米的息肉恶变机会可达45%。有蒂的息肉比基底广的息肉恶变的可能性小些,平坦的息肉恶变可能性更大,往往很小就发生癌变。

但息肉变成癌至少需要5年

或更长一些的时间

所以发现息肉不必恐慌

医院

切除治疗就可以啦

医院内镜中心

提供专业规范的内镜诊疗服务

上海总部医院内镜中心早在年,诊疗量就一举突破十万例,获得6项吉尼斯世界记录,内镜下治疗病人量稳居世界第一。而且,国际多项内镜手术指南规范均由医院主导制定,让国际内镜诊疗接轨“中山标准”。

医院内镜中心与上海总部实行“同质化”管理,自周平红名医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周平红教授和姚礼庆教授的带领下,开业短短两年已完成了近2万例消化内镜诊疗,陆续开展了消化道支架置入、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消化道肿瘤内镜下微创治疗(EMR、ESD、STER、EFR)、贲门失弛缓症POEM、胆总管结石及肿瘤ERCP、超声内镜穿刺、胆囊结石经胃内镜下保胆取石等高难手术。

周平红名医工作室

专家成员介绍

周平红

“大国工匠”,“内镜世界杯”裁判,国际知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常务委员、外科学组组长。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微创和外科手术治疗,创造性开展了几项世界领先的微创切除新方法:在国内率先开展胃肠道早癌和癌前病变序贯复查方法及黏膜下剥离术(ESD);在国际上较早开展内镜黏膜下剜除术(ESE)、全层切除术(EFTR)及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及经内镜保胆取石术;年完成了国内首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姚礼庆

国内知名内镜外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院综合内镜手术治疗平台主任兼内镜中心执行主任。复旦大学内镜诊疗研究所所长,上海消化内镜诊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大肠癌研究中心顾问。

擅长胆道疾病和大肠癌手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治疗,经吻合器直肠环状粘膜切除痔疮治疗(PPH)。

特需门诊:周五上午

钟芸诗

主任医师,副教授,外科学博士,硕导。医院内镜中心党支部书记。中华肿瘤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消化内镜学会青年委员、大肠镜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和癌转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于胃肠道早癌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剜除术、全层切除术及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均有较高造诣。

张轶群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医院内镜中心超声内镜亚专业组组长,现任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超声内镜专业学组成员。主要从事消化内镜和普外科工作。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于胃肠道早癌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剜除术、全层切除术及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均有较高造诣,特别是对超声内镜下诊断及穿刺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陈巍峰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外科学组秘书、上海市医学会内镜分会ESD学组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青年委员。

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对胃肠道早癌黏膜下剥离术、内镜黏膜下剜除术、全层切除术及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任重

副主任医师,博士。曾援滇半年,医院建设消化内镜中心及争创三甲。曾参加上海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援藏一年中医院建设消化科及内镜中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成功主持召开了珠峰论坛消化内镜分论坛。

擅长消化内镜常见疾病的诊疗,包括消化道早癌的诊断,EMR、ESD、ERCP、隧道内镜手术等操作。

特需门诊:10月25日(周五)上午

马丽黎

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消化内镜诊疗临床与研究工作,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分会小肠病专业学组成员。曾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成果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

擅长超声内镜、小肠镜、早期消化道肿瘤及胃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下诊疗等。

李全林

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优青”,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消化内镜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医会消化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SD学组秘书,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

擅长内镜微创诊疗新技术,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和黏膜下肿瘤、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胰系统疾病等。

门诊预约方式: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yfzl/9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