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大众卫生报免费订阅本刊
近日,媒体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部分散装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情况。黄曲霉毒素这种霉菌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而它的毒性、它对健康的严重危害,却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知道它的也有许多人并没引起高度重视,更不知如何防范和清除。下面,我们给大家详细解读,希望您及您的亲友们读了这篇文章后,能在生活中对黄曲霉毒素加倍严防,守护身体健康。黄曲霉毒素无处不在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以上。黄曲霉毒素繁殖速度较快,且热稳定性非常好,全面清洗不能除净,高温烹调加热也不能分解它。 世界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果实籽核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其主要原因是食物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黄曲霉等产毒菌浸染,在适宜的气温和湿度等条件下繁殖并产毒,或未经充分干燥,在储藏期间产生大量毒素。强致癌物,对肝脏损害极大
黄曲霉素为真菌毒素,主要损害人体肝脏及肾脏,有很强的致癌性。它会导致肝细胞核肿胀、脂肪变性、出血、坏死及胆管上皮、纤维组织增生。同时肾脏也可受损害,主要表现为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发生黄曲霉素中毒时,人体临床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胃肠道出血等。一般为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严重者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
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高度重视控制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中的黄曲霉毒素B1是影响人和动物健康的主要真菌毒素之一,也是全球食品安全控制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各类食品中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年我国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为20ppb。世卫组织和各国政府、卫生医学机构都特别提醒民众,不要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食物。原生态排除不了安全隐患
作为普通消费者,生活中要避免黄曲霉毒素污染致病,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坚决不要食用霉变的玉米、花生、豆类、谷类、麦类和坚果等,用这些食材做成的糊(如面糊、玉米糊)、制成的酱(如豆酱、花生酱)、酿成的液(如酱油、酒)或各种食品等,如果发行霉变,都坚决不能再食用。此外,对上述粮食及食物的保存环境也要经常清洁,保持洁净、干燥、通风。
近年来,纯天然和原生态成为部分消费者的追求,许多人热衷于购买乡里“土榨油”或使用家用榨油机自榨食用油。对此专家提醒:两种方法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除了原料品质难于靠肉眼、嗅觉等感觉来把关外,土法榨油或自榨油未经过精炼加工,杂质多,易氧化变质;榨油设备不易彻底清洗干净,残留的油渍及谷物残渣在氧化后会产生霉变,食品安全隐患很大。关于我们 我们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具有34年历史的老牌卫生健康类媒体,全国十佳卫生报。在纷繁的卫生健康保健市场,我们依托医疗、疾控、保健、营养、心理专家队伍,为您精选推荐权威、科学、实用的资讯,与您携手打造安全健康新生活!扫描或长按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