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多因肝脏本身病变后受到外力作用或外伤引起。
临床分类:
1.被膜下肝破裂
仅有右上腹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肝浊音界扩大。
2.完全性肝破裂
表现为出血性休克,因血液、胆汁流入腹腔、腹膜刺激症较明显,有腹痛、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穿可抽出混有胆汁的血液。
3.偶尔血液经胆道进入消化道,可出现呕血或柏油便。
损伤的程度分型治疗:钱允庆等将肝破裂分为四型:Ⅰ型为轻度损伤,亦称为肝周围型损伤,肝脏裂口长<5.0cm,深<2.0cm,包括包膜下裂伤;Ⅱ型为中度损伤,亦称肝中间型损伤,肝脏裂口长>5.0cm,深3-5cm,包括低速枪弹贯通伤;Ⅲ型为重度损伤,肝脏呈粉碎性破裂,典型者为星芒型损伤;Ⅳ型为肝血管伤,亦称肝中央型损伤,即在肝破裂的同时伴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内主干动、静脉损伤。
临床症状:
肝破裂后可能有胆汁溢入腹腔,故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较为明显.肝破裂后,血液有时可能通过胆管进入十二指肠而出现黑粪或呕血(即胆道出血).
1.腹痛,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放射.
2.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明显,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右上腹为明显.
3.内出血或出血性休克,如皮肤粘膜苍白,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
诊断:
膈面腹膜刺激表现(同侧肩部牵涉痛)者,提示上腹脏器损伤.根据病情的情况可以选择以下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腹内有实质性脏器破裂而出血时,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等数值明显下降,白细胞计数可略有增高.空腔脏器破裂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
②B型超声检查
③x线检查
④CT检查
⑤放射性核素扫描
⑥诊断性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
⑦腹腔镜
注意:接诊此类伤员时,一定要认真询问病史,既要进行系统的全身检查,又要重点突出腹部检查,将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类型及受伤程度四者紧密结合起来,及早明确肝破裂及合并伤情况,当肝破裂与合并伤出现矛盾时要以“生命第一”的原则处理。伤员情况严重时,对其合并伤简单处理,待肝脏手术后情况好转再处理。肝破裂诊断一般不太困难,诊断性腹腔穿刺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其阳性率高达90%-%,彩超尤其是床边彩超具有方便、快速、对重复操作的特点,本组诊断阳性率95%。
CT、上腹部MRI对危重者适应性不强,但诊断率亦很高。情况允许最好行CT、上腹部MRI检查,病情危重患者切不可因检查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治疗
(一)手术治疗
外伤性肝破裂一经诊断,均应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的选择则取决于伤员的一般状态:无休克者力求尽早手术,观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错过手术良机;处于休克前期的病人,亦应尽早手术,但于手术进行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抗休克措施,预防机体对低血容量进入失代偿状态;对于已休克者最好在手术前做一短时间准备,其目的在于扩充血容量,矫正重要脏器的低灌流状态,提高机体对于手术治疗的耐受能力。
暂时控制出血,尽快查明伤情。一旦决定手术,应迅速剖开腹腔。争取控制出血的时间。然后根据肝受伤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手术中把握住关键环节:止血、缝合、引流。
①止血:对于外伤性肝破裂的手术,主要目的在于止血,此时要求止血措施既要迅速,又要有效。我们体会,术中最为迅速的止血方法为Pringle’s法,肝门血管的暂时阻断有利于清晰地显露及仔细地探查,必要时扩大肝脏裂口探查,进而视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局部止血措施,诸如结扎、缝合、填塞等。但应注意,Pringle’s法对于肝静脉及肝后下腔静脉的损伤无法奏效,此时应使用Schrock导管行下腔静脉置管分流。
②缝合:无论肝脏裂口处的缝合或肝叶切除处的缝合,均应在肝脏创面仔细止血、结扎胆管及彻底清除失活肝组织的基础上进行、缝合处应常规填塞或覆盖带蒂大网膜、清除死腔,以避免术后继发性出血、胆瘘及感染的发生。缝合方法为交锁褥式或贯穿缝合,且宜用不吸收粗丝线,是为常规应用方法,兹不赘述。
此外,我们总结:如果不能完成缝合止血操作或者因此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术中以纱条填塞压迫止血为主,以达到暂时控制止血挽救生命,待病情平稳后施行二次手术治疗。
③引流:通往腹腔外的肝区引流十分重要,一、可用于术后观察手术效果,二、可缩小腹腔内污染范围,使感染尽可能局限。对于较深创口的肝修补术后或肝叶切除术后,宜置胆总管引流,以其减低胆道内压力,减少胆汁瘘口发生机会。术后使用吗啡类镇痛剂时,宜应用M受体阻断剂,以拮抗其收缩Oddi’s括约肌的作用,意义亦为降低胆道内压力。
注意合并损伤的处理,尤应及时,正确地处理危及生命的颅脑损伤和脑部损伤,这对于降低肝破裂伤员的死亡率十分重要
(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指征:
1.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医生提出的问题和配合进行体格检查。
2.血流动力学稳定,收缩压在90mmHg以上,脉率低于次/分。
3.无腹膜炎体征。
4.B超或CT检查确定肝损伤为轻度(Ⅰ~Ⅱ度)。
5.未发现其他内脏合并伤。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还必须明确如下两点:
(1)经输液或输血ml-ml后,血压和脉率很快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
(2)反复B超检查,证明肝损伤情况稳定,腹腔内积血量未增加或逐渐减少。但对于非手术治疗指征不确切或把握性不大时,一定要慎用。
总结: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治,是对医务人员的考验,对于患者争分多秒的抢救治疗,视为最关键的步骤,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于腹部外伤的诊治需要高度谨慎和认识“人命观天”的重要性!
愿:真爱生命,遵守交通规则,远离车祸!
中药清热解毒治白癜风白癜风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