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砒霜毒68倍ldquo一级致癌物

年,住在北京的王女士被检查出患有癌症,可怕的是,她的爸爸、哥哥等亲属全都因为癌症去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家人逃脱不了癌症的阴影?专家进行了大量的样本分析,原来罪魁祸首就是这个致癌因素——黄曲霉毒素。

为什么这个可怕的杀手会出现在家中?一般都藏在哪?应该如何远离?今天就带大家好好认识它。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约有10万只火鸡因为这种强致癌物突发死亡;印度每个死者中就有约人是因为食用了这种致癌物。

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钾的10倍,一次性大量摄入,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

即便是微量摄入,也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诱发肝癌、胃癌、肾癌、直肠癌等,还可能导致畸胎。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它是我们所知的最强的生物致癌剂之一,1毫克就是致癌剂量,一次性摄入20毫克就能致命。

它可能就在你家厨房

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指有充分证据证明能够导致人和动物患癌的物质)。最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剧毒致癌物就藏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1久用的案板和筷子

案板是厨房清洁的一个盲区,上面的刀痕里常常存有遗留的食物残渣,时间长了导致霉变,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筷子本身并不会长黄曲霉菌,但平时用筷子吃玉米、花生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易藏淀粉,时间长了导致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2久泡的木耳

木耳本身是没有毒素的,但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因此,浸泡木耳尽量避免过长时间,并且要及时食用。

3发苦的坚果

如果吃到变苦的坚果,一定要及时吐掉并且漱口,这种苦味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经常摄入会增加肝癌风险。

4劣质芝麻酱

有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瘪花生甚至变质的芝麻、花生做芝麻酱、花生酱,其中变质的花生中极易包含黄曲霉毒素。更可怕的是这种加工后的产品,比发霉食品还要难识别,不知情的极易中招。

5发霉的花生玉米

黄曲霉毒素喜欢藏在发霉的食物里,特别是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比如花生、玉米等,极易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

我们看到的“发霉部分”,其实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黄曲霉菌以孢子形式传播的,食物极易牵连霉变,一旦发现霉变食物,最好全部扔掉,不要拿自己的健康冒险。

6变质的大米

别以为做熟了就能放松警惕,煮熟的大米也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因此,做饭最好吃多少做多少,最好当天吃完,不留剩饭。

如何远离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生命力极强,在温度25℃~32℃、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中,黄曲霉菌能很快分泌毒素。因此,它在温度高又非常潮湿的南方地区更常见。

其次,黄曲霉毒素非常耐热,即使用℃的温度灭菌20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需要在℃以上的高温才能杀灭。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卫生储存工作,防止病从口入。

1做好清洁工作

清洗时应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然后在流水下彻底洗净。洗后要沥一下水,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

筷子要头朝上放,菜板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冲洗一次。

2油热了,先加盐

做菜之前的一个小动作,可以消除一定量的黄曲霉素。当我们将花生油等食物油倒入锅中加热后,放入少量食盐,搅拌10~20秒,这样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食用油里的黄曲霉素。食盐对黄曲霉素的中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黄曲霉素。

3防潮包

用干海带和花椒即可制成防潮包。干海带能够吸收水分,花椒可以预防蛀虫,从而防止食物霉变。另外,谷物、坚果类的食物尽量密封保存,做好防潮工作。

4多吃绿叶蔬菜

研究者表示,叶绿素能大幅度减少黄曲霉毒素在人体中的吸收率。叶绿素是一种极好的化学保护物质,对抗致癌物的作用非常有效,可减少致癌物吸收,并降低致癌物对遗传物质的作用,减少各组织的癌前病变的出现。

5尽量不要囤积食物

避免黄曲霉毒素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斩断源头,防止食物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购买食物时,如果发现包装不清洁、已破损的不要买;购买坚果应尽量选择小包装。买回家后,最好在低温、通风、干燥处保存(温度最好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80%以下),并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6勤洗手

除了食物,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污染有黄曲霉素,勤洗手是远离毒素最基本的做法。

发霉的食物不能吃,这已经是很多人的共识了。但是仍有很多人抱着“舍不得”的理念去生活,虽然节约不是坏事,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考虑,不论食物有多好,食用后出现不适感或是有霉变、异味就停止食用吧。

往期精彩内容,更多养生必备

尽在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dgcxtx/9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