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会造成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和胆管增生,肝脏出现损伤,甚至易患癌症。
但您看好咯,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是“黄曲霉毒素”,不是“黄曲霉”。
茶球儿查了大量资料,在这儿先给您讲讲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从哪儿来,再说说有关的检测结果和新闻报道是怎么回事。
首先,“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的代谢产物。
然后,不是所有黄曲霉,都能够转化成为黄曲霉毒素的。
最后,如果黄曲霉转化为黄曲霉毒素,必须要有适合的物质和环境,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一、普洱茶能否自己产生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要想转化为黄曲霉毒素,物质条件是基础,必须是含有蛋白类、淀粉类、油脂类为主的物质。如大米、玉米、面粉(含糕点饼干面包等)、食用油、花生、坚果和干果等。
熟普中并不是没有蛋白、淀粉和脂类物质,但少的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加工过程中,微量的淀粉被转化成碳水化合物,微微量的脂类在厌氧发酵中转化为醇类物质,成了芳香类物质的一种。
因此从物质条件来说,普洱茶是不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的。
不仅熟普,所有正规生产的茶,都不可能在陈化过程中产生黄曲霉毒素。
二、储存环境是否会让普洱茶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中显示,普洱茶被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此次调查报告的普洱茶样品,都采样自"广州某茶叶市场湿仓储存普洱茶"。
“湿仓”不是普洱茶的普遍储藏方式,这是少数商家为了加速普洱茶发酵,所使用的"激进方法"。绝大部分普洱茶还是采用正规的“干仓”储存的。
那么,"湿仓"或者说高温高湿环境,就会出现“黄曲霉毒素”么?
这就要回到刚才说的,普洱茶不满足造出“黄曲霉毒素”的物质条件。
问题又来了,检验出的湿仓储存普洱茶,中的“黄曲霉毒素”,从哪里来的呢?
问题还是出自"湿仓"储存环节中。
参观过"湿仓"的人,都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环境脏、乱、差。而且"湿仓"经常同时储存与普洱茶不相关的杂物,甚至还有散落的食物残渣。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小残渣在"湿仓"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将黄曲霉转化为“黄曲霉毒素”。
这些污染物接触到普洱茶,就会在普洱茶中生长蔓延。
这也符合全国普洱茶的检测结果,只有少部分“湿仓”普洱茶,检测出黄曲霉毒素,储存环境完善的“干仓”储存普洱茶,是无法检测出黄曲霉毒素的。
所以,少部分的普洱茶出现黄曲霉毒素,不是出自普洱茶本身,应该是二次污染所产生的。
总结:普洱茶无法自身转化出黄曲霉毒素。普洱茶检测出的黄曲霉毒素,来自储存环境对其造成的二次污染。
有些媒体对《广州某茶叶市场普洱茶中多种生物毒素污染现状调查》的解读不完整,造成了一些人对普洱茶产生了误解。
实际上,此调查的关键,其实是以“分析普洱茶的湿仓储存环境”为例,曝光了“湿仓”存储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
通过“湿仓环境贮藏的普洱茶,是有可能出现黄曲霉毒素”的事实,引起商家对“湿仓”的环境卫生的警惕。
本次事件,并非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按在普洱茶之上。
至于方舟子,在《科学世界》发表的《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早在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就辟谣过此事,而这已经属于方舟子断章取义的一个笑话。
茶球儿,欢迎您“白癜风是什么症状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