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1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储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经久不衰的忽悠》一文引用采访本人观点,被恶意断章取义歪曲,甚至网络出现大量明显付费公关推广痕迹针对本人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故此撰写本文,第一回击谣言,第二更加详细的阐述本人观点,将新华社限于篇幅或其它考虑未刊发的更多信息展示给公众,以给大家更多参考。
我个人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爸爸,从年底,我自己的宝宝出生前,我也一度非常犹豫要不要储存脐带血,也可能是出于为自己宝宝是否要存脐带血的慎重,我个人对脐带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调研。我的态度是一开始感觉有利有弊,然后发现弊大于利,再深入的研究发现全是弊,没有利,于是我们自己就没有存。以下是本人经过认真研究对脐带血采集存储的主要观点。
一、脐带血并不是残血或废血,采集新生儿脐带血等于剥夺了孩子血液,当然有害。
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胎盘相连,通过脐带血液的循环从母体获得其所需的一切营养物质,胎儿尚在母体内时胎盘承担肺的作用,吸吮胎盘将脐血吸入体内以获取营养是生物本能。胎儿娩出母体后此过程并未停止,胎盘与新生儿间的血液循环继续存在,要经过一个短暂时间(约3分钟)脐带搏动才消失母体向婴儿的输血才停止。这段过程属于第三产程(胎盘--新生儿输血),这几分钟婴儿将继续从胎盘中获得约ml的血量,约占婴儿全身总血量的40%-60%,所谓的“采集”脐带血即是人工抽取与新生儿争夺这些血液及以血液为载体的各种营养物质。
最基本的医学常识:人体的含血量约为体重的7%—8%,根据血液密度换算后每斤体重对应约40ml的血液量,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新生儿(出生时约6斤)婴儿的全身总血量仅约两百余毫升!在婴儿刚出生最幼小、最稚嫩、最需要这些血液和以血液为载体的营养物质时不给他,人工抽出来担心未来十万分之一或更低概率发病后再回输?这种逻辑是荒谬的。
脐带血中除了造血干细胞外还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红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铁、钙、钾、锰、锌、硒等无机盐离子、免疫蛋白、内皮祖细胞、胚胎样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激素、酶、糖、蛋白质、抗体、脂肪酸等,这些血液和以血液为载体的营养物质对于新生儿非常重要!采集脐带血剥夺了新生儿获得这些营养物质,造成的危害包括且不限于:减少新生儿获得其全身40%-60%的总血量导致婴儿的血容量不足,直接引起缺血,可能造成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血必然缺氧,缺氧影响运输代谢废弃物,废弃物在婴儿的体内富集对宝宝不利,大脑缺氧影响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化过程影响大脑发育,缺氧增加肺的呼吸压力、应急呼吸可能吸入羊水造成吸入性肺炎、缺血缺氧引起婴儿低血压、体温不升、呼吸系统问题、脐炎、感染、免疫力低等风险。(以下详述!)
二、采集脐带血,考证到36条对母婴的潜在危害,附部分参考医学文献出处。
第一:采集脐带血90ml—ml血液,这相当于婴儿全身总血量的1/3—1/2,使婴儿从母体中得到的总血量减少约一半,直接导致了婴儿血容量的严重不足,使得婴儿缺血、低血压、贫血的发生。
第二:当新生儿在母体内和刚从体内到体外的过渡期即刚刚出生的几十秒,新生儿的自主呼吸是没有开启的,靠的是脐血中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若脐血被抽走将使婴儿缺氧,缺氧将对处于稚嫩发育期的全身器官造成影响。
第三:当胎儿尚在子宫时,胎盘起到肺的作用,在胎儿出生时体内外环境瞬间巨大变化,婴儿的呼吸即肺功能是没有开启的,脐带血被抽走不能回流到宝宝身体导致缺少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迫使婴儿必须立刻呼吸以为全身供氧,造成肺的压力增大以及引起肺部并发症的概率增大。文献考证:最早在年动物学家Mahaffey和Rossdale报道,“新生动物抽搐综合征”只发生在那些由人类接生的马驹子中,都是人类介入过早剪断脐带致使脐带血流失过多的。在解剖这些死亡的新生动物后发现肺部没有充气,很快沉到水里,因为肺部没有充足的血液循环导致肺功能没有正常启动。未考证到对人类新生婴儿死亡肺的解剖验证,但基础医学理论应该与哺乳动物相同。
第四:肺功能启动肺泡需要大量血液充盈启动,脐带血被抽走造成新生儿的总血量不足为了补充扩张肺的血供全身血液首先向肺集中将导致其他脏器供血的减少,颅内出血、大脑缺氧、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的概率大幅升高。
第五:刚刚分娩完婴儿的呼吸道并不干净,口鼻都是堵塞状态,鼻腔、口腔中充斥羊水,应急呼吸可能引起吸入性肺炎或呼吸疾病的发生几率增大。
第六:肺功能如果不足,因丧失脐带血携带的氧气将引起大脑缺氧,影响大脑发育。尤其是剖腹产或早产的胎儿,肺功能一定未准备好,再抽走脐带血将造成对肺功能更大的压力,大脑缺氧的概率更大,缺氧将给大脑造成无法弥补的永久损伤,比如脑瘫。
第七:文献考证结果显示:采集脐带血或过早断脐让婴儿少获得大量血小板,影响凝血功能,升高新生儿脐部感染脐炎、渗血等感染风险,并且使远期出生后2-6个月生理贫血概率大大升高。
第八:文献考证结果显示:一项对于早产儿和极低体重出生婴儿的研究中,早断脐的19例中有8例发生了脑出血占比42%,晚断脐组中23例婴儿仅有2例出现脑出血只有8%,说明早断脐或新生儿总血量不足是增加脑出血的主要因素(肺功能启动肺泡需要大量血液充盈启动,新生儿总血量不足为了补充扩张肺的血供导致其他脏器供血的减少)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第九:文献考证结果显示:脑出血,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脑出血的死亡率很高,康复后脑出血的后遗症可能引起偏瘫、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及伴有同侧肢体的感觉障碍如冷热疼痛等感觉减退或完全不知,部分还伴有同侧的视力视野缺损。
第十:文献考证结果显示:一项对比研究中,晚断脐组中没有发生晚发性败血症,而在早断脐的19例中有6例发生晚发性败血症,占比32%。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两种可能是早断脐增加了病菌感染概率或降低了婴儿自身免疫抵抗力。
第十一:文献考证结果显示:一项对比研究中,晚断脐脐带血流回婴儿体内让宝宝血容量更高,有更好的心肺系统顺应性,更健康强壮。
第十二:文献考证结果显示:采集脐带血或过早断脐让婴儿缺血缺氧,缺血缺氧会引起低血压,易产生晕厥,晕厥的最基本原因是暂时性脑供血量不足,成人脑重约g,占体重的2%~2.5%,而脑部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15%,脑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新生儿的头部占体重的20%!脑补的耗氧量和血流量更远远大于成人!脑组织在缺氧状态下极易发生功能障碍,晕厥的共同发病机制是脑供血和(或)供氧不足,有一定的致残致死率,多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头晕、乏力、肢软等症状。
第十三:脑缺血缺氧时,首先影响对缺氧状态高度敏感的大脑皮质与基底核,其次是下视丘与中脑,之后是延髓脑桥网状结构,脑的视丘-皮质水平有缺氧性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意识丧失,肌张力减低,乏力,虚弱。脑缺氧首先影响大脑皮质丘脑产生意识,意识的相互作用导致心理活动,可能会导致婴儿成长过程中自闭症的发生。基底核的主要功能是对自主运动的控制,整合调节细致的意识活动和运动反应,同时还参与记忆、情感、奖励学习等高级认知功能。基底核损伤可能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以及帕金森氏症和亨延顿氏症等。
第十四:文献考证结果显示:对于婴儿血容量不足或缺血缺氧引起的并发症,可能引起婴儿低血压、体温不升、呼吸暂停、窒息、皮下硬肿、出血、感染、腹胀等,特别是早产儿直接升高了各种并发疾病的发生和早产儿的病死率。
第十五:文献考证结果显示:脐血流失将使婴儿少获得50mg铁离子的储备,这几乎是婴儿前六个月身体发育所需铁离子的全部来源,缺铁容易导致贫血,不仅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水平,还会降低婴儿的免疫力。
第十六:文献考证结果显示:母乳中铁含量是极低的,而铁离子对于宝宝特别重要,如果缺少了脐带血中的铁离子,在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添加辅食之前是无法弥补的。缺铁除了容易导致贫血还影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影响婴儿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化过程而且这个影响是不可逆的,永久性,将会严重影响智力发育。
第十七:文献考证结果显示:采集脐带血会使婴儿丧失获得脐带血中的锰离子,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参与活化硫酸软骨素合成的酶系统促进骨质的合成、维持正常的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参与人体蛋白质的代谢等作用。锰促进胆固醇在人体内的合成,提高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吸收利用,具有激活体内的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的作用。此外锰还能刺激免疫细胞增殖,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锰在维持正常脑功能中也不可或缺,对人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也很重要。甲状腺素的酶的催化过程也需要锰的参与才能发挥作用,缺锰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多方面的影响。
第十八:文献考证结果显示:采集脐带血会使婴儿丧失获得脐带血中的锌离子,缺锌将直接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身材矮小、智力发育不良、不爱吃饭、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等。
第十九:其它无机盐离子,钙离子、钾离子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磷、硫、钠、氯、镁、硒、钼、氟、铬、钴、碘等无法一一列举,这些都是以脐带血为载体伴随着脐带血一起输送给婴儿的,实在难以评估。各种不同微量元素的功能和对人体的作用无法一一列举不再展开。
第二十:文献考证结果显示:晚断脐让脐血流给婴儿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数据高于早断脐组。血红蛋白不止为婴儿输送氧气,还将婴儿代谢所产生的废弃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乳酸等带走,防止代谢废弃物在婴儿体内富集对宝宝不利或引起疾病。
第二十一: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白细胞,回流到宝宝体内可以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外来异物引起的感染,如果随着抽取脐带血被剥夺,将影响婴儿的免疫力。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内时,白细胞将细菌病毒包围、吞噬,在机体损伤治愈抵抗病原的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十二:文献考证结果显示:脐带血中含有母体传输给婴儿的抗体,比如乙肝抗体等已被充分证明可以通过脐带血传递给胎儿,如果随着脐带血被抽走或脐血流失将影响婴儿获得抗体或含量,降低婴儿的免疫功能。
第二十三:脐带血中除了抗体(免疫蛋白)之外,还富含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等统称为血浆蛋白,他们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运输营养和代谢废物(血浆蛋白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后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十四:文献考证数据显示:采集脐带血或过早剪断脐带将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高,这个与理论似乎有冲突矛盾,因为脐带血流入婴儿体内意味着更多的红细胞但是为什么胆红素结果反而低呢?个人认为:胆红素过高来自新生儿缺氧,造成红细胞“过劳死”裂体。(此点暂未查到文献为个人推断,请专家鉴定)。胆红素过高反映了肝胆系统出现了问题,引起对肝脏的损害,可能引起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瘀滞性肝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肿胀、肝内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引起胆囊炎等。
第二十五:文献考证结果显示:脐带血中含有的内皮祖细胞,具有游走特性,可以随着婴儿血液循环游走全身参与出生后缺血组织的血管发生和血管损伤的修复,内皮祖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亦称为成血管细胞,对血管壁的形成与修复完善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刚出生的婴儿心血管系统是否发育完善?对这些内皮祖细胞的需求程度和缺少的影响?需要继续研究!
第二十六:所谓抽取脐带血的目的保存的造血干细胞,但“如果新生儿没有先天性基因缺陷是不会得白血病等的,如果有基因缺陷储存了脐带血也是不能用的,所以不管怎样存储脐带血都没有意义的。(除非健康人后天核辐射等原因基因突变了但概率太低)。在婴儿刚出生最需要这些物质时不给他,人工抽出来这辈子再也用不到的概率等发血病再给他?这种逻辑是荒谬和搞笑的,个人认为也是不可理喻的。但同时,抽取脐带血导致新生儿造血干细胞立即缺乏,被认为是立即可能引起新生儿贫血和低血压的原因。
第二十七:脐带血中除了造血干细胞,还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血红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携带的氧气、无机盐离子、免疫蛋白、内皮祖细胞、胚胎样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激素、酶、糖、蛋白质、抗体、脂肪酸等,在婴儿刚刚出生最需要这些物质时如果随着抽取脐带血被一起剥夺,难以估计对身体还造成什么影响。极可能对发育期的稚嫩器官或器官功能造成影响永久性的损伤。
对于产妇:
第二十八:采集脐带血或过早剪断脐带会延长第三产程时间,即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的时间以及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增加胎盘嵌顿和胎盘滞留在宫腔里的发生率,增加胎盘自然娩出难度,增加胎盘、胎膜残留概率。部分胎盘小叶及胎膜或副胎盘残留于宫腔,人工撕拉掏出胎盘或黏连者必须行刮宫术取出,可能引起软产道(宫颈、阴道、会阴)较大损伤子宫壁肌纤维和血窦裂伤与出血,更增加产妇痛苦。
第二十九:文献考证结果显示:过早断脐将导致产妇产后更多的产后出血,因为脐带血如果没有回流到胎儿体内,大量的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胎盘后血肿压力增加,血液侵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变性甚至撕裂,血液渗透到子宫浆膜层,子宫肌层由于血液浸润收缩力减弱,造成产妇更多的产后出血。
第三十:文献考证结果显示:产后大量出血,产妇普遍表现皮肤苍白、湿冷,莫名烦躁和产后抑郁的概率升高,脉搏细数、脉压缩小时,产妇可能已处于失血性休克早期,产后出血过多是全世界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第三十一:文献考证结果显示:第二产程中过早断脐,因为胎盘血液充盈将紧紧吸附于子宫壁胎儿娩出后胎盘难于娩出,胎盘滞留或残留子宫底可能升高、变软、呈袋状,收缩乏力,不利于产妇产后的各项生理恢复。
第三十二:文献考证结果显示:康后康复慢或不理想,一定影响产妇心情烦躁和产后抑郁的概率升高,并且影响乳汁分泌,对比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的乳汁分泌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所以影响哺乳。
第三十三:医学最基本的常识,出血过多,创面扩大,大幅升高细菌病毒侵染造成感染的风险。
第三十四:采集脐带血或过早断脐对母婴健康都有重大不利,可能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付出更多经济负担,自费存储脐带血价格昂贵亦实质无用。
第三十五:文献考证结果显示:在针对溶血症的研究中发现,如果产后本该流向婴儿的大量血液没有流向婴儿,脐带血反冲回母体,母体在怀下一胎时发生溶血的概率明显增大。
第三十六:文献考证结果显示:过早的断脐脐带血反冲回母体如果与羊水、胎盘、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的破坏或损伤所释放的磷脂类物质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可能引发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脏器的微血栓形成,微循环内发生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引起微循环障碍、出血、溶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甚至可能危机产妇生命。血栓还同时引起微循环阻塞,可能导致产妇肺、肾、肝、脑、心脏等器官的缺血和缺氧性损伤。
以上是采集脐带血或过早断脐对母婴的部分危害,全部从已知医学文献或公开发布的信息或专家访谈中总结,没有一条观点是个人生产滋事,我只是比较认真或者说较真的进行了大量检索、汇总、和述评而已。如果有纰漏或争议,欢迎指正!欢迎探讨!联系方式:新浪微博私信或
独孤九剑王德明三、关于网传恶意歪曲或攻击本人谣言的回应
本人从未说过脐带血无用。在此本人声明,很多人和很多媒体指名道姓说我是“脐带血无用论者”,本人从未说过脐带血无用!血液当然有用!我本人也经常献血,献血证有厚厚一叠,但是每次献血都只允许他们抽—ml只占我体重的5%以内,即便如此,也会感觉到一些虚弱、乏力、精力下降。我反对采集新生儿脐带血的主要原因是,难以想象被采集失去全身总血量约50%对一个刚刚出生的幼小婴儿意味着什么?
脐带血当然是有用的,不要说是血,水都能找到种用途。但是对于治疗自存脐带血自救白血病,忽悠的基础就违背了科学。“如果新生儿没有先天性基因缺陷是不会得白血病等的,如果有基因缺陷储存了脐带血也是不能用的,所以不管是哪种情况存储脐带血都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健康人后天核辐射等原因基因突变了但概率很低)。大量媒体引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在年《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仅有5%与遗传因素有关试图与本人辩论。但年的“权威”是怎么得出的?又是基于什么?在今天是否还是《真理》?希望用数据说话。本人穷尽能用到的渠道和方式,恕我没有查到可信的自体脐带血治疗自身白血病的真实案例。如某报所言:自年世界首例通过CBT治疗血液疾病“范可尼贫血症(异体)”自体保存脐带血已大力推广30年,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几百上千家脐血库,储存了预计不止千万份自体储存脐带血。且考证的数据是: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3-4,按照所报道的数据后天性白血病占比95%,那么目前已存储数百万、千万份自体脐带血人群中,应该有成千上万人已经自存脐带血得白血病了吧?为什么我们一个这样的病人也找不到呢?我也很盼望各大脐血库拿出数据和真名实姓打我的脸!求打脸!
除了白血病以外,脐带血对很多疾病有治疗作用这点我们认可,但脐带血的成份非常复杂,究竟是脐血里的哪种成份起了作用?而疾病的发病原因与被采集脐带血是否有因果关系?比如:脐带血可以治疗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脐带血应用最多的场景,也经常被拿来宣传“保存脐带血的意义”,但是我们是否应该先弄清楚原因和结果?为什么能治贫血?贫血就是“缺”血,把血抽走了当然贫了!把“造血干细胞”抽走了,当然“再生障碍”了,反而感激“回输”后“治疗”?这种逻辑等于先“放火”,再去“灭火”!是荒谬的。还有脑瘫,脐带血在治疗脑瘫疾病中有效,但是否也涉嫌颠倒了因果?脑瘫的病因是大脑缺血缺氧脑细胞坏死,是结果,被脐血“治好了”,或许不是功劳,因为,如果不采集脐带血或许根本就不会脑瘫!为什么会脑瘫?为什么婴儿容易脑瘫?我来告诉你:成人脑重约g,占体重的2%,但脑部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15%,脑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新生儿的头部占体重的20%!大脑的耗氧量和血流量更远远大于成人!脑组织在缺血缺氧状态下坏死才造成脑瘫!而或许正是采集了脐带血才造成了婴儿缺血缺氧导致了脑细胞坏死导致的脑瘫!可以治疗这些疾病也许不是脐带血有用的功劳,反而可能是采集脐带血残害婴儿的铁证!
四、对于采集脐带血,国际国内的权威声音: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美国助产士护士学会(ACNM)、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NIMR)、国际生育教育协会(ICEA)、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美国儿科学会(AAP)、国际助产联盟(ICM)等均呼吁“晚断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国妇产科教科书《助产学》杨慧霞主审,余艳红、陈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7---2第页,全都一致要求在新生儿“脐带停止搏动或娩出1~3分钟后进行断脐”。这与采集脐带血相矛盾。
在中国,国家卫计委疾控中心妇幼中心徐韬主任正联合二十余国家级专家大力推广EENC《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目前已在四川、宁夏、青海、贵医院推行,晚断脐是全世界范围内所有专业医学机构的一致意见,执行晚断脐意味着不会再有所谓的新生儿“脐带血”供采集。
五、述评观点出处参考文献和国内外媒体相关信息报道:
美国妇产科学会最新推荐:分娩要晚断脐,让脐带血回流给宝宝有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与每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影响母婴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大事,非常重要,非常严肃!如果相关结论或述评观点含有纰漏盼望专家指正或指导,也愿意与一切业内人士交流!
联系方式:新浪微博
独孤九剑王德明相关文章:
实名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
王德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