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特点
1.流行的地区性,多与地区水系分布相关。
2.终宿主较广泛,自然界存在较多的保虫宿主。
3.第一中间宿主多为淡水螺类,吸虫病的分布多与螺类分布一致。
4.多为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可互为传染源。
5.粪便污染水源是大多数吸虫病传播的方式。
6.与当地人群生活卫生习惯有关。
二.防治原则
1.控制传染源,治疗病人病畜。
2.管好粪便与水源。
3.消灭螺类宿主,阻断传播途径。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革不良卫生习惯。
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喇蛄可能感染哪些寄生虫病?它们主要寄生于人体的什么部位?1.华支睾吸虫病(肝胆管)。
2.卫氏并殖吸虫病(肺)。
3.异形吸虫病(小肠)。
4.棘口吸虫病(小肠)。
怎样吃菱角,荸荠,茭白才卫生?否则易感哪种寄生虫病?为什么?1.最好煮熟才吃,或经其它"卫生消毒"处理后,以杀灭附在其表面的活囊蚴为准则。
2.姜片虫病,肝片形虫病。
3.简述其生活史(略)。
在溪蟹体内找到两种近似的囊蚴,你如何应用动物实验证明是并殖吸虫?1.将两种囊蚴从外形,大小上分开,分别口饲感染实验动物(如猫,狗)。
2.两个月后剖杀动物,在肺及肝内查找成虫。
3.根据成虫形态特征进行鉴别虫种。
解剖已感染血吸虫的实验动物(小鼠或兔),应在何部位查找成虫及虫卵?如何肉眼分辩雌雄吗?1.在门脉-肠系膜静脉内找成虫。
2.在肠壁(如结肠)及肝脏,有病变处查看虫卵。
3.肉眼观:雄虫粗短,乳白色,雌虫体细长,后体呈棕黑色。
举例说明何谓"嗜酸性脓肿"。1.日本血吸虫的虫卵在终宿主体内常成簇沉积于组织内(肠壁,肝)形成虫卵肉芽肿。
2.虫卵肉芽肿的细胞成份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多,并有浆细胞等。
在湖沼洲滩地带牧牛,放鸭接触疫水,可能感染什么寄生虫病?主要早期症状是什么?1.日本血吸虫病:早期出现的日本血吸虫尾蚴性皮炎(由日本血吸虫尾蚴钻入皮
肤引起)。
2.稻田皮炎(由禽类及兽类的血吸虫尾蚴钻入皮肤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局部
刺痛痒,红色丘疹,可联成风疹团,搔破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为什么姜片虫病的流行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1.尾蚴活动范围小,短时间即结囊,在夏秋收获季节,活囊蚴对干燥抵抗力差,暴露于外界,生存时间短,分布空间有限。
2.人和猪的感染与当地种植及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有直接关系。
3.成虫与幼虫对宿主的有一定的选择性。
肝片形吸虫对人类的危害性表现在哪?1.牛,羊的常见寄生虫。
2.世界性分布,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3.囊蚴附于水生植物表面,人类吞食活囊蚴也可感染。
简述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1.中间宿主的种类多,分布广,但一个地区的淡水资源(中间宿主)的生存条件有所不同。
2.关键在于当地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生食鱼片等)。
为什么说肺吸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适宜中间宿主孳生环境,山溪,清凉流动水体。
2.适宜保虫宿主及转续宿主的生态环境.野生动物生息于原始森林或人迹少见之处。
3.人类非正常(适宜)终宿主。
4.在自然界野生动物间,不需人类参与而能相互传播。
一个怀疑肺吸虫感染的患者,如何进行实验诊断?1.病原学诊断:查痰及粪找虫卵,皮下包块活检。
2.辅助诊断:皮内试验(作初筛);X线检查:后尾蚴膜反应;琼脂双向扩散及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视设备条件而定)。
试述日本血吸虫进入人体后引起的损害及临床表现。1.尾蚴及童虫所致的损害:尾蚴性皮炎:局部刺痛,丘疹,搔痒,童虫移行:发热,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成虫所致的损害:机械性刺激可引起静脉内膜炎,循环抗原引起的免疫复合物反应。
3.虫卵所致的损害:沉着在肝,肠壁引起虫卵肉芽肿。
4.循环抗原及免疫复合物损害:如肾小球肾炎。
5.异位寄生及异位损害:脑和肺及其有关临床表现。
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对宿主有何利弊?1.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液循环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形成和其对机体的损害。
2.破坏了宿主的正常组织,不断生成的虫卵肉芽肿形成相互联接的疤痕,导致干线型肝硬化的肠壁纤维化等一系列病变。
为何直肠粘膜活体组织检查,可诊断日本血吸虫病?1.慢性及晚期病人肠壁组织增厚,虫卵排出受阻,粪便中不易查获虫卵,可用此法作为病原学诊断。
2.对未治疗过的病人,不论检查出活卵,变性卵或死卵,均有确诊值。
3.对治疗过的病人,检出活卵亦有确诊及治疗价值。
试述血吸虫病病原学检查方法与原理。1.集卵沉淀法:多采用40目与目两尼龙袋经水洗将沉渣镜检找血吸虫虫卵。原理是利用虫卵的体积小于40目大于目的尼龙袋而获虫卵。
2.毛蚴孵化法:集卵的沉渣放入三角烧瓶内,经适宜的温度,光线孵化出毛蚴,在水中观察而得。原理是利用毛蚴孵化的条件,促成虫卵孵化成毛蚴。
3.直肠镜检查:取米粒大肠粘膜组织,压片镜检,找到活卵或近期变性卵,即证明体内有活虫。原理是成虫产卵在肠粘膜组织内沉着。
简述血吸虫病免疫血清学检查方法与原理。1.COPT:用个以上的冻干虫卵与受检查血清结合,如虫卵周围出现沉淀物则为阳性反应的虫卵,当环沉率=3%时,即为血吸虫病人。原理是用虫卵抗原测血中抗体。
2.IHA:用冻干并标有血吸虫抗原的绵羊红血球与不同稀释度的受检血清在血凝板上起反应,用肉眼观察血凝反应,若1:20血清稀释度出现阳性.则血吸虫病人。原理是致敏红细胞经血清中抗体而相互联结而出现反应。
3.ELISA:利用酶标反应板做载体,将SEA付在反应孔内过夜,然后加不同稀释度受检血清反应后,冲洗,再加标记酶的羊抗人IgG,冲洗后,再加底物,出现颜色反应,若1:20滴度有反应,则为病人。原理是用酶标记检测抗原抗体的结合,以底物变色度观察反应。
比较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生活史及对人体的致病性有何不同?卫氏并殖吸虫
中宿主:短沟蜷。
中宿主:溪蟹与喇蛄。
终宿主:人与动物。
致病性:由成虫引起肺型,脑型与皮下结节型病变。
斯氏狸殖吸虫
中宿主:拟钉螺,小豆螺,秋吉螺等小螺师。
中宿主:溪蟹。
终宿主:在动物体为成虫,在体内仅为童虫阶段。
致病性:由童虫在体内游走形成肺外的幼虫移行症,可致游走性皮下包块,肝肿大,胸膜炎等病变。
某地区疑视血吸虫病流行区,如何拟订调查方案及防治对策?一.调查方案包括
1.调查传染源,病人,病牛是否存在?其感染率与感染度。
2.传播途径的调查。粪便下水方式,钉螺的分布,密度及阳性率等。
3.人群生产生活方式与接触疫水的关系。
二.防治对策
按照“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原则,制定查病治病,查螺灭螺的规划,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找出防治工作的重点,进行综合治理。
根据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简述其致病虫期对人体的损害及后果。1.尾蚴:侵入皮肤后,引起皮炎。
2.童虫:在人体移行过程中,引起肺部及胃肠壁的损害导致肺及胃肠炎病。
3.成虫:在寄生局部引起血管壁的损伤及炎症,代谢产物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4.虫卵:在沉着部位引起虫卵肉芽肿,导致第Ⅳ型超敏反应,大量虫卵肉芽肿在肝组织沉集,导致门肪血流的障碍,引起肝硬化,腹水及侧枝循环的静脉扩张,病人可因大出血而死亡。
试述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因素。1.传染源:病人及保虫宿主猫,犬等。
2.传播途径:流行区多有粪便入水养鱼的习惯,中间宿主沼螺,涵螺及豆螺广泛存在,淡水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是人类的重要食物。
3.人群食鱼习惯,如生鱼,烤鱼等食用未熟透的鱼。
比较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与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的区别。华支睾吸虫
成虫寄生部位:胆道。
中间宿主:1.中宿主是沼螺,涵螺,豆螺等淡水螺,2.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幼虫期:虫卵被螺蛳吞食后在螺体内孵化成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
保虫宿主:猫,犬等。
感染虫期:囊蚴。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寄生部位:肺。
中间宿主:1.中宿主是短沟蜷螺类,2.中宿主是溪蟹及喇蛄。
幼虫期:虫卵孵出毛蚴钻入螺体,有二代雷蚴。
保虫宿主:猫,虎,豹。
感染期:囊蚴。
日本血吸虫
成虫寄生部位:门静脉系统。
中间宿主:只有一个中间宿主钉螺。
幼虫期:虫卵孵出毛蚴,有二代胞蚴,无雷蚴及囊蚴。
保虫宿主:牛,鼠等。
感染虫期:尾蚴。
比较姜片吸虫病与肝片吸虫病的生活史及致病性的区别。姜片吸虫
1.主要寄生在人与猪的消化道肠腔。
2.水生植物媒介多为菱角,荸荠等。
3.中间宿主是扁卷螺科螺类。
4.成虫引起肠炎及营养不良。
肝片吸虫
1.主要寄生在牛、羊的胆道,偶而感染人体。
2.水生植物媒介多为水浮莲,茭白等水草。
3.中间宿主为椎实螺科萝卜螺等。
4.童虫移行可引起肠炎,肝炎及胆道炎。成虫引起急性或慢性胆管炎。
白癜风是什么样的白癜风哪儿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