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养鸭,更应该注意霉菌毒素

我国是霉菌毒素的重灾国,每年因霉菌毒素的危害损失多达几十亿元,在肉鸭上的危害程度和损失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什么是霉菌及霉菌毒素?

1、霉菌

霉菌是形成分支菌丝的真菌的统称,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生存,其通过有性或无性孢子繁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2、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mycotoxins)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常见的致病霉菌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玉米赤酶烯酮(Zearalenone)

呕吐毒素(Deoxynyvalenol)

T-2毒素(T-2toxin)

几种霉菌毒素所致的临床表现

1、黄曲霉毒素

导致肝胆肿大、出血、变性。肝脏脂肪沉积增加、变黄变脆,慢性中毒时,肝脏呈苍白色,质脆,胆囊变小。显微镜观察发现,肝细胞出现空泡,胆管增生;

免疫抑制,抗病力、抗应激能力全面降低。蛋白合成能力受阻,血液生化抗病指标全面下降;

导致肠道、皮肤出血,增重缓慢,饲料转化率变差,影响钙磷代谢与利用,影响铁、铜代谢,死淘率增高;

2、T-2毒素

T-2毒素为毒性最高的免疫抑制物质,破坏淋巴系统。引起免疫抑制,采食量下降、呕吐、消化道出血、血便甚至死亡。

目前被认为是对家禽最毒的毒素,可引起口腔和肠道出血、溃疡,降低免疫力,体重减轻。

3、呕吐毒素

主要引起饲料适口性下降,采食量下降,厌食,消化道溃疡,免疫力低下。

4、赭曲霉毒素

最明显的影响是肾脏严重病变,苍白、肿大、出血、尿酸盐沉积。

赭曲霉毒素中毒症最重要特征是:

(1)、家禽生长迟缓,饲料转换效率降低。

(2)、饮水量增加,湿粪情况严重。

(3)、采食含赭曲霉毒素日粮的肉鸭,色素沉积不好。

5、玉米赤霉烯酮

具有雌激素特性,导致蛋鸭、种鸭卵巢萎缩,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下降,导致幼龄母鸭增重迟缓,提前性成熟。

霉菌及霉菌毒素对肉鸭的危害

(1)严重的免疫抑制,导致疫苗免疫后,体内的抗体不能达到应有的滴度,注射抗体后,抗体利用效率低下,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增加各种病毒病感染几率。

(2)腹泻,饲料便,使用大量肠道药物无效,严重影响饲料报酬;大肠杆菌、浆膜炎易感性增加,不敢停药,药费增高;

(3)肌胃发绀、内金开裂、溃疡,腺胃水肿,胃内积聚酸臭液体。雏鸭生长缓慢,采食慢,腿爪颜色发浅、发白,色素沉积不良。后期采食慢,不涨料,料肉比急剧增高;

(4)鸭群出现肝、肾问题,肝脏肿大,质脆、坏死布满蜘蛛网状花纹,肾脏肿大、变性、出血、尿酸盐沉积;

(10)气管肺部感染出现溃疡、渗出、霉菌结节,表现伸颈张口呼吸。

霉菌毒素产生的条件

1、基质:真菌产毒菌株主要在食物、粮食、饲草等植物上生长产毒。

2、温度:霉菌的生长繁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大多数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0℃或高于40℃生长减弱,产毒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3、湿度:基质的水分、空气的湿度与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产毒素能力密切相关,

基质含水量在17%-18%时为真菌产毒素的最适条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yfzl/121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