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人突然吐血便血,消化科专家抓住了元

点击上方“医院”可以订阅

小编语

都市快报讯:上周,浦江的85岁老奶奶突然大口大口的吐鲜血,每天拉3次以上黑便,几乎休克。当地医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家里人情急之下抬着老奶奶来医院,最医院的医生身上,老奶奶的儿子当时说了一句话,“医生,我妈妈已经叫不醒了,求医生救命!”医院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会诊。

出问题的可能是最难做内镜的小肠

但是老奶奶的身体状况已不适合外科手术

老奶奶来杭州之前,医院做过一系列检查,包括急诊胃镜检查,发现胃腔内没有明显的病灶,十二指肠降部以下有新鲜血液从下面肠腔涌上来。

  但是胃镜只能到十二指肠的上半部,看不到下面的情况。用止血药效果不好,更不知道出血的具体位置,不能盲目手术。医院怀疑老奶奶得了肠道恶性肿瘤,甚至让家属做好思想准备。

到医院是周六,老奶奶还在不停的排血便。潘文胜主任紧急召开急诊科、呼吸科、心内科、胃肠外科的专家会诊,仔细讨论病情。

专家们制定的治疗方案是立即做小肠镜治疗,如果发现病灶,就做内镜下治疗,如果无法做内镜下治疗,也要立即跟上外科手术,前期可以根据内镜勘测的情况下判断。

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

“成人的小肠有五六米长,重叠围绕在腹腔里,可以说是人体做内镜检查最艰难的脏器,有时医生检查一位患者的小肠,需要三四个小时,还不一定能发现病灶。但是这位患者年纪较大,出血时间又长,已经处于低血压状态,承受不了开腹的外科手术。所以,我们寄希望于小肠镜,发现并做治疗。”

潘文胜主任是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博士,他的专长就是小肠疾病、早期食道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他对老奶奶的治疗还是蛮有信心的。

手术当中,老奶奶插管全麻后,血压继续下降,在手术室里就有生命危险,赶紧补液提升血压,血压终于稳定下来。

小肠镜进入小肠中段,发现小肠壁上一个巨大的憩室,这是小肠壁游离出来的包块,大小有3×4厘米,憩室底部有血液凝块,发现了一根正在出血的血管。

就是这个!

潘文胜主任在血管的出血口上放了3个止血钳,持续三四天致命的大出血终于止住了!

小肠镜手术进行不到1个小时,等在门口的家属原本以为要做好几个小时的手术,看到手术室的灯暗了,都以为凶多吉少。潘文胜主任出来,说一切顺利,出血止住了,家属才放下心来,连六十多岁的儿子都哭了。

85岁的老奶奶

手术3天后可以正常饮食了

手术后3天,老奶奶的血便就没有了,粪便转为正常的黄色,饮食也恢复正常了,没有再吐血。家属找到潘文胜主任,送上一面红红的锦旗“救命大恩,永世不忘”。潘文胜主任和老奶奶一家人合影,老奶奶笑眯眯的看着潘主任,说自己遇上了活神仙。

回忆老奶奶当时的情况,潘文胜主任也感慨,“当时已经是生死关头,如果小肠镜找不到出血口,老奶奶估计就下不了手术台了。”在临床上,小肠出血是消化道出血最难诊断和治疗的,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以上都可以做胃镜,结肠出血可以做结肠镜。

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

“小肠长度长,做小肠镜的医生的工作量很大,能不能找到病灶很需要经验,甚至一点运气。打个比方,做胃镜好像是在70平方米的房子里找东西,而做小肠镜好像是在整个图书馆里找,而且迂回曲折,病灶很容易隐藏。”

针对小肠检查,目前还有胶囊小肠镜检查,也可以发现一部分病灶,但发现病灶后无法治疗,也不能帮助外科手术定位病灶。此次,潘文胜主任在这位患者身上使用的是“推拉式小肠镜”,可以发现病灶更可以在内镜下活检和治疗,比如确诊小肠肿瘤和切除小肠息肉等。

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经导管流入小肠,分布在肠壁内的许多肠腺能分泌肠液,它们共同作用,将食物进一步消化。小肠很细长,盘曲在腹腔内。

小肠的粘膜有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每条绒毛上又有上千根微绒毛。小肠黏膜上的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倍,一个成人可达到平方米左右。

小肠内表面积越大,吸收越多。另外,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营养物质通过这些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被吸收。

消化内科主任潘文胜主任医师

特别提醒大家,如果有不明原因的腹痛并且做X线钡餐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疑有小肠病变。

出现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怀疑小肠良、恶性肿瘤,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病症,需要做小肠镜进一步确诊。

消化内科(内镜中心)

消化内科成立于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拥有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药物试验资格的科室,是国家卫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浙江省内镜(腔镜)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也是温州医学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消化内科分门诊、病房及内镜三部分,医疗范围囊括各类胃肠疾病和肝胆胰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驰缓症、Barrett食管、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胆胰管结石、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及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

专家介绍

潘文胜

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内镜中心主任。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日本顺天堂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国际著名的消化病学专家。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专长食管、胃、肠、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小肠疾病、早期食道癌、早期胃癌、早期大肠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应用内镜切除胃癌、胃肿瘤、大肠癌、大肠肿瘤和早期食管癌,曾发现了几例数毫米大小的早期胃癌和早期大肠癌,并成功地予以内镜下切除治疗。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胃癌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现任世界内镜组织上部消化道癌委员会中国区委员,医院协会临床医疗技术应用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老年协作组成员;美国《Lipidindiseasehealth》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实用肿瘤杂志》和《浙江实用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主持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重大专项1项、省级国际合作重点科研课题1项、省自然基金1项、厅级科研课题3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余篇,其中SCI论文30篇,国内专业期刊论文70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柯进晶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医院进修十二指肠镜诊断和治疗。对消化系统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于胃镜、结肠镜及十二指肠镜的诊断和治疗,如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EST)、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下置管支架引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注射等治疗、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安置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摘除术等。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名医馆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宣传科

赞赏

长按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北京有效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xgyy/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