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之间,其病因可能与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有关。临床可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方法,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点:
1.黄疸
患者可出现黄疸,为逐渐加重的持续性黄疸,伴瘙痒和体重减轻。少数无黄疸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有时伴发热、腹部包块。其他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消瘦。
2.二便异常
大便灰白,呈白陶土色,尿色深黄,如浓茶。
3.胆囊肿大
中段、下段胆管癌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但Murphys征可能阴性;而肝门部胆管癌胆囊一般不肿大。
4.肝脏损害
肝功能失代偿可出现腹水,或双下肢水肿。肿瘤侵犯或压迫门静脉,可造成门静脉高压;晚期患者可并发肝肾综合征。
5.胆道感染
患者可合并胆道感染,感染细菌最常见为大肠杆菌、粪链球菌及厌氧性细菌。内镜和介入放射性检查可诱发或加重胆道感染,出现右上腹疼痛、寒战高热、黄疸,甚至出现休克。
6.胆道出血
如癌肿破溃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大便潜血阳性、贫血。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朋友收获健康,更多内容请白癜风多少钱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