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ALD)也称乙醇性肝病,系由于长期大量饮酒,直接损害肝脏,引起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一系列病变。在有的地区,酒精性肝病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大量长期嗜酒者中,约15%~20%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1病因(1)酗酒:现已明确,酒精有直接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是造成肝损害的基本原因。临床和研究资料充分证实,饮酒的量、时限与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与否直接相关。每日平均饮酒量一般在mL,相当于乙醇20mL以上者,即应称谓酗酒者人群,保持此摄入量5年与明显的肝损害有着最低限度的相关性,其中75%将于15年内出现严重肝损伤。长期小量,即或日饮酒量mL以下者,亦有17%于15年内发生严重肝损伤。酗酒15年严重肝损伤的发生率比酗酒5年者高8倍。经常每日摄入酒精mL,持续25年可引起肝硬化。如果酗酒者每日摄入乙醇量达到mL,或相当于该乙醇含量的巨量啤酒,持续10年就可发生最严重的酒精性肝病即肝硬化。肝脏的损害除与饮酒量和时限有关外,与饮酒的方式也有关,如一次大量饮酒的危害性比分次小量饮酒为大。此外,在女性引起肝损害所需剂量较男性为小。
(2)营养:早期的临床研究认为,营养对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有重要作用,而现已明确,营养本身不是引起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因素,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可以发生于热量摄入正常的人。但同时,慢性稳定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体内成分分析表明有蛋白质缺乏,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3)病毒感染:合并病毒感染可加速酗酒者肝病的发展,加重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4)免疫作用:酒精肝病患者可见到细胞介导免疫改变。此外,个体差异、种族和遗传等因素在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中均有一定的作用。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形式可单独或混合存在。(1)酒精性脂肪肝:基本上没有症状或有轻度不适,全身倦怠,易疲劳,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恶心呕吐,右上腹、脐周或剑突下疼痛等。少数患者有低热、腹泻和尿色深等。多数患者肝肿大,可自肋缘下数厘米甚至达髂骨,质地软或有充实感,表面光滑,边缘钝,常伴有压痛。黄疸一般少见或轻度,但偶尔并发肝内胆汁淤积时黄疸很深,易误诊为肝外胆管梗阻,但皮肤瘙痒少见。
(2)酒精性肝炎: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体重明显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发热,腹痛及腹泻等。以黄疸、肝肿大和压痛为特点,同时有脾肿大、面色发灰、腹水、浮肿、蜘蛛痣等。有肝功能不全时,腹水明显,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
(3)酒精性肝硬化:一般于50岁左右出现症状,男女之比约为2:1,常于60岁前后死亡。早期常无症状,以后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乏力,倦怠,尿色深,牙龈出血及鼻衄等。到失代偿期可出现黄疸,腹水,浮肿,皮肤黏膜和上消化道出血,面色晦暗,营养差,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肝掌,腮腺非炎性肿大,掌挛缩(Dupuytren氏征),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和阴毛呈女性分布,以及厌氧菌所致的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
1饮食宜进2饮食禁忌(1)不可继续饮酒。(2)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3)禁饮咖啡。(4)重度酒醉者当用胃管吸空胃内容物。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好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