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内胆管癌合并感染HBV,竟然不是ld

HepatolInt杂志日前在线提前发表了我国学者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显示合并感染了HBV的肝内胆管癌患者与不感染HBV的患者相比,生存预后更好。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癌症的10%~20%。容易转移和术后容易复发是该病的标志性特征。既往有观点认为,合并HBV感染的ICC其肿瘤学行为有别于非HBV感染型ICC,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较弱,是一类重要的疾病亚型。但HBV感染对ICC患者的生存预后有何影响,目前尚无结论性意见。我国医院、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国家肝癌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荟萃分析,总结了合并HBV感染的ICC的肿瘤相关特征和生存结局。

研究者检索了Pubmed和Emabase数据库年1月至年1月的相关文献,从篇文章中最终选出了8篇符合要求的文章纳入分析。这些研究共涉及例患者,其中例感染HBV(HBV-ICC),例未感染HBV(Non-HBV-ICC)。研究中7项来自我国,1项来自韩国。

分析发现,与Non-HBV-ICC组相比,HBV-ICC组的胆管癌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单发结节多见(OR:0.7;95%CI:0.5-0.9;P=0.01)、淋巴结转移不多见(OR:0.5;95%CI:0.3-0.6;P<0.01)、神经周围浸润不常见(OR:0.3;95%CI:0.2-0.8;P<0.01)。

但在肿瘤直径、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方面,两个人群无差异。另外,根据抗-HBc抗体状态判断的HBV感染状态,对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影响。

在生存结局方面,HBV感染组的总生存(OS)结局更好,1年OS、3年OS和5年OS的汇总OR分别为0.4、0.6和0.5,P值均<0.01。研究间无明显的异质性。HBV-ICC患者的1年、3年和5年复发可能性也显著低于Non-HBV-ICC患者(P<0.01)。

(左:总生存率;右:复发率)

这项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分析仅纳入了8项研究,存在一定发表偏倚;纳入的研究仅来自中韩两国,解读结果时需考虑临床异质性;纳入分析的研究中部分研究的数据不够充分。

研究者认为,尽管存在上述局限,但这项分析明确显示,HBV感染状态对I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存结局都有影响。给这类患者制订治疗策略或开展临床试验时,应将这些影响考虑在内。

原文链接:JeongS,LuoGJ,WangZH,etal.ImpactofviralhepatitisBstatuson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dgcxtx/13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