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这四件事

近日,武汉一23岁女子接触霉变玉米后,肺部长满真菌的事件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该女子回老家帮忙收玉米,当时她主要负责将晾晒的玉米收进袋子中,有些玉米可能淋雨霉坏,而她没有做任何防护措施。事后一个多月咳喘不止。经医生诊断为真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培养提示是黄曲霉菌惹的祸。

黄曲霉菌是什么?为什么只是接触就感染了?还有哪些地方会有黄曲霉菌?应该如何预防呢?

黄曲霉菌是什么?

黄曲霉菌是曲霉菌的一种,属于常见的腐生真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一类天然存在的致癌物,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

它的毒性有多强呢?黄曲霉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一粒严重发霉含有黄曲霉毒素40μg的玉米,可令两只小鸭中毒死亡。

人体摄入1毫克可致癌症,20毫克即可致人死亡。可出现肝实质细胞坏死、胆管上皮细胞增生、肝脂肪浸润及肝出血等急性病变,前期症状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继而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并很快死亡。

当然,并不是接触了黄曲霉菌就一定会感染,感染了也不一定会致死,这跟每个人的免疫力强弱、接触的霉菌数量等都有关系。

一般来说,一次摄入少量黄曲霉素后,大约一周,毒素会经呼吸、尿、粪便等大部分排出。除非连续服用,累计达到一定的量。

只是接触霉变玉米就会感染真菌?

上文中的女子并没有摄入霉变的玉米,只是因为没有戴口罩等其他防护措施的时候,可能吸入了霉变玉米上的曲霉菌的孢子。这些孢子在呼吸道内定植,并进入肺部,引起真菌感染。

注意,曲霉菌属条件致病性真菌,一般的正常人对其有一定的抵抗力。即通常来说,进入人体肺泡中的曲霉菌孢子和菌丝能够被巨噬细胞吞噬,再由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对其消灭。

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吸入大量曲霉菌孢子超出人体防御能力时,就可以致病。因此,免疫力低和免疫功能缺陷的人群要格外注意。

图源

站酷海洛

哪些地方容易有黄曲霉菌?

黄曲霉菌多寄生于土壤里,但是菌落的孢子可以扩散至空气中,而且喜欢热和潮湿的环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非常常见。

粮油制品:比如花生油、玉米油

现在仍然有一些人喜欢购买便宜实惠的农家花生油,其实有很大的黄曲霉素隐患。

一是没有严格挑选原料,使用了发霉的花生玉米菜籽;二是榨油的机器长时间不清洗导致霉变;三是制作工艺简单,没有去除原料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导致黄曲霉素超标。

发霉谷物:玉米、小麦、豆类等

粮食作物在收获和贮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霉变,被黄曲霉素污染。所以在食用前,一定要仔细挑选出那些表面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变色、变质的颗粒。

变质坚果:花生、核桃、瓜子等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喜阴暗潮湿和含油的种子,因此很多坚果容易出现黄曲霉菌,比如花生、瓜子、杏仁、核桃、榛子、松子等。

当发现这些坚果发黑、味苦、皱皮变色等,很可能已经被霉菌污染,不要食用;不小心吃到了发苦的坚果时,一定要及时吐掉并漱口。

此外,还有家庭自己酿制的腐乳、黄酱,不通风的潮湿房间环境,尤其是环境潮湿的厨房中,经常和食材接触的厨房用具等,都是黄曲霉菌可能的“潜藏地”,需要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黄曲霉菌感染?

食材方面

首先,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商的合格产品,不要购买包装不清洁、有破损的、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在食物的储存方面,谷物、豆类等要尽量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花生核桃等最好是带壳保存,晒干后密闭储存;不要囤大量食物;

在食物的处理方面,由于黄曲霉素一般是附着在食物的表面,所以一定要清洗干净;

当然,如果这个食物实在“救不了”了,别为了省钱或不想浪费忍痛吃下,只要味道不对就别吃了,而且就算只有一部分坏掉,也要整包扔掉。

??注意,处理霉变的食物时,要做好隔离防护,戴口罩、手套、帽子、鞋套都是好办法。

厨房方面

厨具本身不会滋生黄曲霉菌,但若厨房环境潮湿,筷子、砧板等厨房用品在接触花生、玉米等食物后没有清洗干净,缝隙中有残留,就会给霉素创造繁殖的条件。

因此一定要注意厨房的卫生清洁,尽量选择光滑的塑料和不锈钢的餐具;砧板、筷子等餐具避免大力摩擦,清洗完之后要记得擦干、晾晒;定期更换餐具也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厨房,家中的其他地方也可能因潮湿而滋生曲霉菌,怎么办呢?

第一,天气潮湿期间尽量少开窗,可以借助抽湿机、冷气机、风扇吸走墙体上的水分。

第二,如果墙体已经出现了霉菌,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80%的酒精洗刷墙壁或者先用(干)牙刷将霉渍刷走,再用软布蘸酒精抹擦。

卫生方面

由于真菌孢子非常轻,在打扫过程中有飘散并种植到附近物品表面的可能,所以保持通风及打扫彻底很重要。

另外,在家搞卫生、清洁空调、换洗床品、收粮食时,都建议戴上口罩。

最后,如果环境中出现肺曲霉菌感染的患者,首先要查找感染源,预防再次感染,加强周围环境的消毒,保护其他健康人群。

参考来源:科普中国,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丁香医生等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所涉及医学知识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诊断、治疗结果为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ysty/13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