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灯,做生命的守护者;
以病人为中心,托起病人的健康和希望;
以厚朴的医德,恪守着一名医者的仁心。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姜长和。从医32年,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服务上全心全意,努力做一名有担当的好医生。
姜长和,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到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一年;年到年在南大二附院内镜中心学习进修,担任江西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委会委员、江西省保健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景德镇市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景德镇市医学会内镜分会常委。在《中国实用内科》《中国急救医学》等杂志发表医学论文多篇。新医院搬迁后,被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攻消化方向。
成立消化内科时,医院是本地区医院。民以食为天,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消化系统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像胆管结石、肝硬化出血、胃肠道息肉、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都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病人多、病种杂,因此忙碌成了消化内科的常态,平均每天门诊量达到人次,从医三十年来,姜长和对待病人从不分出身贵贱,不论地位高低,始终将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认认真真地为每一位患者诊治,对每一位患者负责。
“医学是有温度的,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是在看病,而是在看人。”在姜长和看来,“病人”和“病情”是两回事,不能光看这个病,还得看病人的综合状况。医生不应该只是询问病情,而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医生该做什么,病人信任医生,才会愿意配合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多与身心因素有关,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有时不光要治病,还要治心。”
出色的医疗技术,使得姜长和名气大增,不少县区的病人特意跑来,指定要他看病。曾有一位病人因胃痛入院,经胃镜检查,被怀疑患上胃癌,建议尽快手术治疗。姜长和根据病人的病史、症状等认为确认为胃癌似有不妥,于是他建议重新做胃镜检查,并提取一块组织进行病理化验,结果证实病人患的是胃溃疡,并给予药物治疗,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手术。每一个未知患者的到来,都预示着沉甸甸的责任。在这种责任背后,是性命相托,是医生与患者患难与共。姜长和用爱心、细心和担当换来患者的舒心、放心和安心。
有一次,正在病房查房的姜长和突然接到急诊电话,一位50多岁的患者突发胃出血,情况十分严重,让他过去紧急会诊。接到电话后,姜长和随即赶往病房,止血、输液等综合处理,很快便把患者病情控制住,并让患者在消化内科住了下来。
由于这已经不是患者第一次大出血,患者也知道自己的病况不是很好,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并没有明显效果,前后住院三次,导致患者已经出现想要放弃的想法。
“你还这么年轻,我就放你回家,不治疗太可惜,现在医学技术进展很快,治疗办法也是日新月异。”姜长和一边努力寻找更适合患者的医治方案,一边努力安慰病人。组织科室人员集体讨论,最后与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综合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决定对患者实施微创下内镜手术治疗。
相比于传统的外科手术,内镜手术治疗创伤小、疗效肯定、术后恢复快,并且对于患者来说,内镜手术大都能耐受,商量好后,手术便很快安排,如姜长和预期的一样,手术非常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好转出院。
医学领域探索永不止步。姜长和充分发挥消化内科内镜诊疗技术优势,不断学习进步,科室即将开展ESD术、ERCP及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及组织胶治疗方法,保持在地区领先优势和扩大在省内影响力。
“个人进步都不算进步,个人进步还要带着科室一起强大一起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对病人负责。”当年的年轻医师们,如今已是消化内科的中流砥柱。作为一名资深医者,姜长和不求鲜花、不追荣誉,虽然工作中充满琐碎、忙碌,但他却坚守着那份信念,为患者撑起生命的晴空。
科/室/介/绍
COMPANYPROFILE
消化内科成立于年,现有医护人员3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2人,集临床、科研、带教工作一体。能开展常规胃肠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HP检测,APC术、EMR术。即将开展ESD术、内镜套扎及硬化剂治疗,ERCP术及超声胃镜检查,与南昌大学一附院、医院医院有联系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