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胆结石,疼痛难忍,去医院把胆囊切了吧!”对于患了胆结石的患者而言,大多数患者想将胆囊“一切了之”。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切胆囊是很简单的手术。但是,胆囊毕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并非可有可无,切掉胆囊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消化不良、腹泻、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医院开展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让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在解除疾病的同时,“保胆”也成了可能。害怕腹泻后遗症,患者不愿切胆余女士年龄未过四十,但已饱受4年腹痛之苦,时常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被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发作虽然不频繁,但疼起来还真“要命”。“我亲戚做了胆囊切除术后一直拉肚子,一天跑好几次厕所,胃疼,特别是便后腹痛更厉害。”术后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让余女士非常担心,不希望自己也变成这样子。上个月,张女士无意中得知医院开展的“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可以取净结石,保留胆囊,便慕名前来就诊。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胡逸人为她系统检查后,发现她的胆囊功能尚可,胆囊内结石较大但是单发,胆囊壁光滑,决定为她实施“全腹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成功从她体内取出结石。由于是微创手术,余女士很快就出院了,她高兴地表示:“只在肚子上打几个小孔,就将多年的顽石全部取出了,不用切除胆囊真是太好了!”误区:胆囊可有可无,大多一刀切“一直以来,人们包括许多医生在内,都对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十分彻底,也不重视。认为胆囊只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囊袋,可有可无。长了点结石,长了点息肉,为了给患者解除痛苦,防止以后恶变,直接就把胆囊给切了。”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胡逸人说,实际上这是胆道外科的最大误区。胆囊是人体不可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随着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人数日益增加,渐渐发现,胆囊切除后带来了很多问题,术中的胆管、血管等损伤并发症不说,相当一部分患者进食后出现了腹胀、腹泻等后遗症,反流性食管炎、胆汁返流性胃炎也多了。“虽然切除了胆囊,但易于结石生成的环境,如饮食等因素仍然可能存在。“胆囊切除后,一些患者的胆总管结石、结肠癌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胡逸人说。过去技术限制,无法取尽结石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治疗胆囊结石仍都是一切了之呢?胡逸人解释,其实这是技术上的无奈。保胆取石手术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展过,可是,医院没有胆道镜分辨胆囊内的石头,完全凭医生术中直视,很难完全取干净,所以导致术后的复发率很高。“医院开展的微创保胆取石术手术,是在腹壁上打几个小洞,然后通过腹腔镜胆道镜及其他相关设备”,切开胆囊底,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结石,既保留胆囊及其功能,又取净结石,充分体现了“微小创伤”的理念。胡逸人说,所谓“微创”主要是指对器官功能损伤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个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体现微创含义的标准。目前,该技术的安全性、取石彻底性及复发率低、保留胆囊等优点已经在临床上获得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保胆取石:是新选择,也须考虑周全关于取石保胆手术,胡逸人认为,这是满足胆囊结石患者治疗后保留胆囊需求的新选择,应以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实施,不仅要在早期严格地选择手术的适应症,按照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取石(息肉)技术规范去做,还要在手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充分、细致地交待和沟通,向其讲解清楚手术的方式和过程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胆瘘、结石残留、复发及出血等)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后,才可以考虑保胆手术。如果有胆囊萎缩、胆囊无功能、胆囊慢性炎症导致胆囊壁增厚或怀疑有恶变的情况,仍需将胆囊切除。而胆囊炎症不重,胆囊颈管无结石嵌顿超声提示收缩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或是息肉患者,患者又有保胆要求的,可以进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术后也要注意跟踪随访,指导病人饮食和应用药物,以降低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胡逸人强调,胆囊长结石,其实“错”并不在胆囊本身。要预防胆结石,首先要有良好的饮食和生活规律,做到一日三餐均衡饮食,使胆汁分泌、胆囊排空保持规律。专家简介胡逸人医院、温州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简介及专长: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10多年,擅长肝胆胰、胃肠疾病外科治疗及肿瘤的综合治疗,特别是各种腹腔镜微创手术及胆道镜手术,肝癌腹腔镜下消融毁损及保胆手术,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发表SCI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并获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坐诊时间:周五上午预约
头部白癜风图片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xgyy/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