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因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命悬一线,医院(医院)消化一科贾业贵工作室团队克服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麻醉风险高等不利因素,凭借丰富经验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成功取出结石。
8月25日,93岁的张爹爹(化姓)突然高烧39℃,并出现腹痛、不想吃东西等症状,医院就诊后才发现,胆囊结石掉进胆总管,胆总管被结石堵住,引起梗阻性胆管炎,需要立即解除胆道梗阻。
无独有偶,8月26日,家住武汉江岸区的李婆婆因腹痛3天,被家人送医院就诊。经查血、腹部CT检查发现,李婆婆胆红素、转氨酶指标明显升高,提示胆总管有多发结石,并伴有胆总管扩张、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必须立即手术取出结石。
为如此高龄的患者做手术,风险相当大;不做,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考虑到两位老人年过九旬,身体既往还有高血压、冠心病、慢阻肺等其他基础疾病,常规外科手术无法耐受。经过深思熟虑,贾业贵主任决定采取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为老人解决病痛之苦。
8月28日下午,经过细致的术前准备,贾业贵主任克服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较多等不利因素,根据病情给予术前止痛,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在贾业贵工作室医护人员的默契配合下,先后为两位老人施行ERCP取石+鼻胆管引流术,顺利取出结石。术后,张爹爹体温恢复正常,两位老人复查胆红素、炎症指标也明显下降,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出现。目前老人恢复情况良好,可正常进食,不久将可出院。
“胆总管结石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胆道的梗阻。”贾业贵主任介绍,胆总管结石堵塞胆道会引起胆汁流通不畅,胆道内压力升高,胆汁反流入血而出现胆管扩张,胆红素升高,如果继发细菌感染,进展为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易并发感染性休克,死亡率极高。贾主任提醒,患者一旦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等症状,需考虑胆管梗阻,明确诊断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解除胆道梗阻。
ERCP全称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一种胆胰疾病的微创手术,可用于肝外胆管结石、胆管良恶性狭窄和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它在解除胆道梗阻方面更具优势,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记者:罗冰通讯员:罗瑶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