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气炎热,家住新虹街道的王先生以为自己出现了中暑症医院就诊,没想到做头部CT检查后发现是脑出血。“真的很方便,10分钟就做完检查,及时帮忙发现了问题。”
很多人还不知道,闵行已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全区各街镇及工业区卫生服务中心CT全覆盖,在基层医疗机构就可享受高品质影像检查服务,避免了不必要的转诊和长途奔波,也提升了就医体验。从年申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设CT检查以来,截至7月底,全区累计CT检查14.61万人次。
远程把关,确保精准高效据悉,医院的CT服务可以做肺部、腹部、头颅、四肢等的检查,当天开单当天就能做,发现特殊情况的,及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或者直接转诊医院,大大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诊断能力。6月底,王先生因头晕及右侧肢体乏力到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交谈间口齿清楚,生命体征也平稳。为排除脑血管意外,门诊医生汤蓓雯开具了头颅CT检查。王先生觉得自己只是先兆中暑,一开始拒绝检查,汤蓓雯耐心解释后,对方接受了头颅CT。结果当天危急值报告:丘脑少量出血。汤蓓雯立即通知家属并医院治疗。“我们拍好的片子会上传到系统,医院的医生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核。我们也会在做的时候筛查一下危急值,告诉居民。”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渊敏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新虹社区头颅CT发现脑出血病例共10例,以男性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常伴随高血压病史,还包括糖尿病、吸烟、饮酒等。目前,患者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都基本治愈或好转。据介绍,为确保CT诊断准确性,两大区域性医疗中心(医院、医院)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对各社区提交的每份报告进行严谨细致的审核,提供更加精确且高效的诊疗服务,医院CT服务的坚强后盾。做好服务+,探索特色服务
医院CT配置全覆盖以来,通过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强化了基层医疗机构的首诊分流功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防重症、早分流”,让分级诊疗体系更加完善。“幸亏在社区做了CT,老人家的病情没有被耽误。”92岁的唐老伯,家人发现他有黄疸后,因基础疾病多、行动不便,联系了家庭医生上门诊治。家庭医生建议做腹部CT,在社区就可以检查。CT结果为胆管阻塞,经过和医院会诊及转诊后,唐老伯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医院相比,医院的CT检查服务更加方便快捷。“一般,整个流程大概30分钟。我们会在做的时候看一下是否需要加急出报告,如果不加急的话,第二天也出报告了。”申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医师任红说道。目前,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在积极探索特色服务项目——健康体检。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56万人次提供了该项服务。接下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开展健康教育与预防筛查,并积极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实现CT检查报告的相互认可与共享,避免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同时通过远程会诊、学术交流等多元化方式,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医疗技术的协同发展。编后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闵行自启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一南一北”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以来,进一步深化医疗集团内部紧密联合、整合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等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今日闵行”联合区卫健委推出“医改在闵行”系列报道,展现老百姓家门口的医改温度。
记者:陈美玲王嘉玮(见习)部分供稿:区卫健委初审:岳顺顺复审:何婷婷终审:刘垦博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