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症状与治疗
猪蛔虫病(Ascariosis)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呈世界性流行,集约化养猪场和散养猪均广泛发生。我国猪群的感染率为17%~80%,平均感染强度为20~30条。感染本病的仔猪生长发育不良,增重率可下降30%。严重患病的仔猪生长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因此,猪蛔虫病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寄生虫病之一。
临床症状:
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
幼虫危害肝脏: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或称乳斑)。
幼虫危害肺:幼虫移行,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病猪伏卧在地,不愿走动。
幼虫移行:还可导致荨麻疹和某些神经症状之类的反应。
成虫寄生在小肠:可机械性地刺激肠粘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聚集成团,堵塞肠道,严重时因肠破裂而致死。
蛔虫进入胆管:造成胆管堵塞,导致黄疸、贫血等症状。
成虫夺取宿主营养:影响猪的发育和饲料转化。大量寄生时,猪被毛粗乱,有异食癖,常是形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治疗:
可使用以下药物进行治疗,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伊力佳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3毫升,皮下注射。
(2)伊力佳预混剂:每吨饲料添加本品生长猪克,后备猪克,成年猪克。连用7天。
(3)阿维菌素透皮液:猪每公斤体重涂擦0.1毫升。
提示:以上药物隔7天还需要再用一次。
具体使用注射液还是预混剂或涂擦剂,根据每个猪场实际生产情况而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