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医院,轻松 近日,有朋友跟小编聊天说,医院,为什么医生会建议先做胃镜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朋友说:“胃不舒服,做胃镜检查,我可以理解,但是幽门螺旋杆菌什么呀?一听这个名字觉得很严重的样子,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呢?”为此,小编特邀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杨文义为大家讲解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那些事。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旋杆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它是一种生长在胃窦幽门区胃黏膜层与黏膜下层之间的螺旋形杆菌,故称幽门螺旋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顽固不愈、复发的主要病因,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因素。
查到血液中有HP抗体说明有过HP感染,但不能说明现正在感染,胃镜下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和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说明现在存在有HP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表现?
如果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泛酸——幽门螺旋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反酸和烧心;
★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口臭——幽门螺旋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最直接病菌之一。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嗳气、腹胀、泛酸和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癌吗?
◆◆◆
杨文义解释道,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早期胃癌的患者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危险性几乎是未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人群的4倍。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一些毒性物质,如氨和磷脂酶等可以破坏胃黏膜,使各种致癌因子更容易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同时,幽门螺旋杆菌分泌的化学物质还可以直接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DNA突变的机会。研究表明80%的胃溃疡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幽门螺旋杆菌列为第一类致癌因子,并明确为胃癌的危险因子。因此,对幽门螺旋杆菌进行排查并及时有效地治疗,对防止胃癌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但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会发生胃癌。因为幽门螺旋杆菌的种类很多,患者只有感染了毒力很强、致癌机会较高的菌种,才有可能患胃癌。
胃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要经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胃癌这样一个缓慢的过程。患者体内的各种致病因素可以单独或协同地作用于上述不同阶段,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不是胃癌惟一的致病因素。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致病还与患者个体的抵抗力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敏感性,以及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机体出现的不同感染结果有关。另外,在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的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营养情况、年龄、烟酒刺激以及其他环境因素都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C-尿素呼气试验是检查金标准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诊断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目前最受医患欢迎的是13C-尿素呼气试验。被检查者在口服一定量的13C-尿素后,仅需在30分钟后吹几口气,即可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准确性为95%,该方法不仅准确、快捷,而且受检查者无痛苦,无创伤,无放射性损伤,儿童、老人、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尤其适合,甚至孕妇、哺乳期妇女也可受检,国际公认该方法是幽门螺旋杆菌诊断的金标准。
如果不幸患上幽门螺旋杆菌该怎么办呢?
◆◆◆
杨文义说,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既不要紧张不安,也不能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当查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并有胃痛、腹胀、反酸、嗳气、口臭、打嗝等症状时,均应该积极治疗,定期复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该引起注意,以免癌变。
日常中怎么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
杨文义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大家不必对其产生恐慌,对于带菌者也不需采取特殊的隔离措施。日常生活中,要远离幽门螺旋杆菌,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都要注意: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牛排等食物。不喝生冷水,不吃太烫和过于辛辣的食物,少喝酒、咖啡等;
2.把好“病从口入”关口。饭前便后要洗手,饮食尤其是进食生冷食品要讲究卫生。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家里有幽门螺旋杆菌病患者时应该暂时采取分餐,直至患者完全治愈。尽量少在外就餐;
3.接吻也会直接感染,同时禁止用嘴喂孩子食物;
4.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比如经常感到胃痛、胃胀、胃部不舒服、经常打嗝的人群,应尽早接受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5.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意防护,最好跟大家分餐而食,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
指导专家杨文义
消化内科二病区主任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促会胃食管反流病分会委员,河南省内科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肿瘤内镜学会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内镜学会委员等。开封市消化学会常委秘书,优秀援疆医学专家,开封市最美医生。
对消化内科疑难杂症有较深的认识并有独到的见解,擅长内镜下各种较高水平的治疗技术,如食道静脉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脾动脉栓塞技术,使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难题在不手术的情况下得以解决,急诊内镜下氩气刀、钛夹、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放射介入选择性出血血管栓塞止血治疗,内镜下食管、胃肠息肉切除及黏膜切除术,内镜下食管、胃内异物取出等,均使患者免受开刀之苦。染色内镜、HP尿素酶试验、内镜下药物局部注射治疗胃癌、食管癌,食管、贲门、幽门、十二指肠、结直肠、手术吻合等消化管道狭窄行扩张支架置入、贲门失迟缓症扩张或POEM治疗,阑尾炎结肠镜下微创治疗,食管及胃间质瘤剥离术、内镜下修补消化道缺损或穿孔治疗或荷包缝合、逆行胰胆管造影、奥第氏壶腹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胆管内金属支架置入术、胆管内塑料支架置入术、内镜下胆总管碎石+取石术、内镜下胰管取石术治疗慢性胰腺炎,经口超细内镜胆总管探查,内镜下早期癌粘膜剥离术、胃肠间质瘤的剥离术,阑尾炎结肠镜下微创治疗,超声内镜方面的诊断等。
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20余篇,SCI录用论文5篇,国家级专著主编2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国家级专利2项。
长按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