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频消融治疗临近特殊部位肝癌时会引起哪些

射频消融(RFA)利用射频电极针产生射频波在小范围内产生高温,通过热效能使肿瘤凝固性坏死,具有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肝癌的治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指出:直径≤5cm的单发肿瘤或者最大直径≤3cm的3个以内的多发结节,如无血管、胆管侵犯或远处转移,同时肝功能为Child-PughA或B级,RFA是除外科手术以外的最佳选择。然而,当肝癌靠近某些特殊部位时,如过分追求热凝范围,则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高。RFA治疗的特殊部位(也称高危部位)包括:肝门静脉一、二级分支5mm以内;或者肝静脉、下腔静脉主干旁;靠近胆囊、肠道5mm以内或者肝包膜下、膈肌。随着RFA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及适应证的扩大,相关并发症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肝门区1血管旁

位于大血管旁(门静脉、下腔静脉、肝静脉)的肝癌进行RFA治疗,射频电流所产生的热量容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凝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这种内皮损伤的程度与血管直径密切相关。动物实验发现,直径>4mm的血管(门静脉和肝静脉)内皮损伤少见。为了防止血管内皮损伤,Huang等提出射频针距离下腔静脉壁最好在2mm以上。陈敏华则认为应该采用平行血管的布针法,同时射频针距离大血管超过5mm较为安全。

2胆管

对胆管附近的肝癌行RFA治疗,由于胆管内胆汁流动缓慢,无法产生类似血液流动的“热沉效应”,增加了胆管损伤的可能性。胆管损伤包括胆管狭窄、胆管出血、胆汁瘤等。Teratani等研究发现胆管损伤的风险随肿瘤与门静脉主干、胆管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肝内胆管旁的肝癌行RFA的安全距离存在一定争议。刘念洲等对犬肝内大胆管旁行RFA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提示射频针尖距离肝内大胆管≥5mm时有较好的安全性;而Pitton等则认为距离肝内大胆管旁>10mm更安全可靠;也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距主肝胆管15~20mm以内的肝癌都不适宜采用RFA治疗。

3肝包膜

肝包膜下肝癌有丰富的动脉血供,但靠近包膜侧缺乏肝实质包绕,RFA术后容易出现肝包膜下出血、针道种植等。射频针穿入时,尽量从肿瘤侧旁经过部分正常肝组织后再进针,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上述风险。同时退针过程中对针道进行常规的固化处理可以减少肿瘤种植机会。此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包膜下肝癌可能更加安全有效,因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可以有效阻断肝包膜下丰富的动脉血供,减少肿瘤种植道转移、肿瘤破裂的风险。

重要脏器1胆囊

当肝癌靠近胆囊,RFA时热损伤胆囊壁,可出现胆囊壁增厚或反应性胆囊炎,患者可有短期腹痛和发热症状,部分呈自限性或者经保守治疗可恢复。由于胆囊内液体可吸收RFA产生的热量,因此胆囊穿孔比较罕见。而术后一旦确诊胆汁性腹膜炎,应禁食、解痉、抗感染,或者腹腔穿刺引流,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为预防此类并发症发生,消融范围距离胆囊应在1cm以上;若病灶紧贴胆囊,可给予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分开两者距离。如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后再行RFA治疗,长期随访结局也较好。

2胸部

胸部并发症在RFA治疗肝癌中比较常见,临床多见血胸、气胸、胸腔积液等,也有膈疝、心包积液、积脓等报道。经胸途径穿刺和靠近膈肌的肝癌是上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血胸产生原因与以下因素相关:肝癌患者有肝硬化基础,凝血功能相对较差;使用较粗的射频电极;穿刺时损伤了肋间或者膈肌血管。胸腔积液和射频部位靠近胸膜而引起强烈的胸膜反应有关。而气胸可能因穿刺时呼吸动度大,损伤肺组织而引起。少量气胸或积液时不需特殊处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但如肺压缩超过1/3或呼吸困难明显者应立即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大部分情况通过保守治疗均能痊愈。

3肠道

肝癌距离肝包膜1cm以内并邻近肠道者,由于结肠位置有相对固定、蠕动较弱、肠壁薄等特点,RFA时容易热损伤肠管壁,可导致肠穿孔;国外学者报道肠道穿孔发生率为0.3%,大多可痊愈,但也有2例肠穿孔引起器官衰竭死亡的病例。术中准确布针,嘱患者反复腹式呼吸移动肠管以及术后延长禁食时间可以预防穿孔发生。此外,通过人工腹水辅助RFA能更有效保护邻近的器官,防止热损伤。但是既往有腹部手术显示,腹腔脏器可能和肝脏有黏连时,人工腹水很难形成有效的“隔离墙”。这种情况,应该尽可能采用腹腔镜下行RFA或者开腹手术,以对邻近器官进行隔离保护。也有学者认为可以通过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局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减少消融范围从而预防此并发症。

摘自:张俊超,林苏,朱月永.射频消融治疗临近特殊部位肝癌的并发症及预防[J].临床肝胆病杂志,,33(5):-.

赞赏

长按







































黄金周腾点时间给白癜风
关于白癜风治疗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jbby/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