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郴新生物
导读:甘胆酸及总胆汁酸测定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比较。临床意义:测定血清甘胆酸(CG)是评价肝细胞功能及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ICP症状,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试验之一,用于诊断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ICP患者血CG浓度10μg/ml者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测定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甘胆酸的含量。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比较临床意义:一、甘胆酸血清甘胆酸(Cholyglycine,CG)是胆酸与甘氨酸结合二次的结合型胆酸之一,在肝细胞内,胆固醇经过极其复杂的酶促反应,转变成初级胆汁酸。其中有胆酸(CA)和鹅去氧胆酸(CD-CA)。CG正常代谢途径为肠—肝循环,CG由肝细胞合成,经毛细胆管、胆管排入胆囊,随同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帮助食物消化。95%胆酸在回肠末端重吸收,经门静脉再回肝脏,由肝细胞摄取再利用。在血清中主要以蛋白结合形式存在,溢入体循环的总量小于1%。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胆酸含量甚微,正常成人无论空腹或餐后,其血清CG浓度稳定在低水平。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摄取CG能力下降,致使血中CG含量增高;胆汁郁滞时,肝脏排泄胆酸发生障碍,而返流血液循环的CG含量增高,也使血CG含量增高。因此,测定血清甘胆酸(CG)是评价肝细胞功能及其肝胆系物质循环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甘胆酸是妊娠晚期血清中最主要的胆汁酸组分。正常妊娠时孕妇血清CG水平随孕周逐步增高,至足月妊娠CG值较非孕时增加30%~60%。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由于血中孕酮水平的增高,降低了平滑肌的张力,导致妊娠期间胆囊张力降低和排空抑制,使肝脏对胆汁的摄取及排泄发生障碍,引起胆汁不同程度的淤积。因此,部分妊娠妇女血清CG值可出现生理性升高,但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ICP症状。随着CG值的升高程度不同,对母婴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且CG值越高危害越大。二、总胆汁酸总胆汁酸(TBA)是在肝脏内合成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成为结合型胆汁酸,然后被肝细胞分泌入胆汁,随胆汁至肠道后,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被水解成游离型胆汁酸,有97%被肠道重新吸收后回到肝脏。如此循环不息,这样能使总胆汁酸发挥最大生理效应。更可防止总胆汁酸大量进入循环中,对其他组织细胞造成毒害(总胆汁酸的pH值非常低)。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就会升高。因此,总胆汁酸测定是一项比较敏感和有效的肝功能试验之一。血清总胆汁酸在妊娠过程中有持续升高的趋势,进行孕期肝功能和血清总胆汁酸动态观察,利于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对优生优育起到重要作用。妇女在妊娠期间,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主要是受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等类固醇的影响,它们在体内的水平随孕期增加而逐渐提高并于晚期达到高峰,这些生理性改变可使肝脏功能发生改变。在++妊娠过程中,血清中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而引起肝窦状隙囊泡对牛磺酸的摄取减少,窦状隙区域Na、K,-ATP酶活性降低,膜脂质结构改变,流动性下降,使胆盐和电解质转移减少而发生胆汁淤积。并且随着胎儿增大,子宫推挤肝脏致肝血流灌注量降低,孕妇肝脏及胆管分泌能力下降等原因,致使肝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也发生变化。血清总胆汁酸高有可能患胆汁淤积症,为孕期特有的疾病。过高的胆汁酸盐刺激孕妇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胆盐沉积在胎盘绒毛膜上,造成绒毛膜间腔狭窄,胎盘缺氧,引起胎儿宫内缺氧。同时胆汁淤积妨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影响凝血机制,易造成产后大出血及经产道分娩的新生儿颅内出血口。参考范围:一.甘胆酸1.普通人血清:0.00-10.0μg/ml参考范围因人群不同可能有差异,用于诊断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2.孕妇血清正常参考值:3.2μg/mlICP患者血CG浓度10μg/ml者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CG浓度中、重度升高者羊水胎粪污染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均0.05)。二.总胆汁酸血清:≤10~15μmol/L参考范围因人群不同可能有差异,建议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用于诊断时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临床检查结果。测定方法:一.甘胆酸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甘胆酸的含量。样本中的甘胆酸抗原与胶乳颗粒增强的抗甘胆酸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而产生浊度。在nm处检测其吸光度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与样本中甘胆酸的浓度成正比。根据工作曲线可以检测出样根据工作曲线可以检测出样本中甘胆酸的含量。二.总胆汁酸采用第V代循环酶速率法检测血清中胆汁酸根据3a-羟类固醇脱氢酶(3a-HSD)及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氧化型(Thio-NAD)被氧化,生成3-酮类固醇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还原型(Thio-NAD),生成的3-酮类固醇在3a-HSD及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还原型(NADH)的作用下,生成胆法酸及β-硫烟酰胺腺苷二核苷酸氧化型(NAD+)。通过酶的循环反应,微量的胆汁酸被扩增,通过测定生成的Thio-NAD吸光度的变化而求得血清中胆汁酸的浓度。临床应用比较: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皮肤瘙痒、黄疸、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妊娠特发疾病,其围产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故ICP的及时诊断及处置非常重要。血清中的总胆汁酸(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重要指标,而甘胆酸(CG)为TBA的重要组成成分。目前认为TBA与CG的检测是诊断妊娠肝损害、ICP及评价其疗效的重要手段。ICP发病率为3%~5%,致围产儿的死亡率达6.3%~13.3%,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达10.2%~33.3%,对母婴的危害均较大。如何在临产前准确诊断ICP,从而选择恰当的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是ICP处理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发生ICP的原因是孕妇对雌激素的作用过度敏感,或是肝脏缺乏处理雌激素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妨碍了孕妇肝脏对胆盐的摄入、转运和排泄,肝内胆汁淤积并溢入体循环而使外周血中胆汁酸升高,故胆汁酸水平的变化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正常孕妇血清TBA随妊娠时间逐渐增高,妊娠期平均增加13%~25%。ICP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前,血清胆汁酸水平已经超过正常上限。CG是主要的结合胆酸,为TBA的重要组成成分。赵常志等发现ICP患者CG含量较正常者高10倍,阳性率高达%,且可能先于TBA及临床症状前数周升高。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胡晓玲等也报道,TBA与CG在反映ICP患者肝损时有相对的一致性,TBA升高虽然也能反映ICP的严重程度,但其灵敏度远不及CG。CG高的孕妇血中TBA异常的比例是%,而TBA高的孕妇血中CG异常的比例只有40%。CG是诊断ICP最灵敏的指标,因此临床上常试图以TBA测定替代CG测定来判断ICP的病情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用TBA来筛选妊娠异常。提示CG检测是诊断ICP的灵敏且可靠的指标,对孕妇应常规动态观察CG,通过检测CG并结合临床症状来筛选并确诊ICP,以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ICP和妊娠肝损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参考文献
[1]胡晓玲,王卫光,吴畏.孕妇血清胆汁酸与甘胆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17(4):-.
[2]赵常志,魏红璐,谢建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生物检测指标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6(7):-.
●超赞!最全体检报告解读,超详细(值得收藏)●检验职考那都不是事儿!您得具备正确的打开方式!●质量失控常见原因汇总,必须收藏!●细说血脂,再看不懂您就下岗吧!●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详解(HBV、HCV、TP、HIV)●寄生虫汇总,多图慎入!●清晰易懂,详解乙肝检验结果25种模式●最全的检验科完整拆解及介绍!●检验医师应该掌握的临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结果分析戳原文,检验医学推荐用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