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胃和肌胃疾病巨型菌的腺胃炎于虎皮鹦鹉失重症候群疾病的特征有消瘦、虚弱、高发病和低死亡率,金丝雀和虎皮鹦鹉都被提过。疾病后期会看到黏糊糊的呕吐物。死后检验调查结果包含腺胃炎与腺胃扩张。组织学上,革兰氏阳性、希夫氏过碘酸染色阳性、可以确认嗜酸的(以杰母沙氏染料)、杆状细菌,尤其在腺胃和肌胃之间。通过在腺胃冲洗有机体的细胞显示做出诊断。感染鸟的腺胃酸碱值明显地升高。正常的金丝雀之腺胃酸碱值范围从0.7~2.4,严重感染的金丝雀酸碱值是7.0~7.3。于有中等数量巨型菌的鸟之腺胃酸碱值范围1.0~2.0。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是毛滴虫病。腺胃和肌胃的线虫曾被报导在腺胃发现许多线虫种类(Echinurauncinata、嗉囊筒线虫、奇异线虫属、长鼻分咽线虫和鸡禽消化道寄生虫属)。在肌胃(砂囊)的角质层下发现裂口线虫属,有刺唇旋线虫和有钩瓣口线虫。病灶视宿主和寄生虫而定有颇大的变化而且可能很广泛。可能没有临床症状或征状是消瘦、贫血与死亡。诊断往往可以用粪便漂浮检测法检测寄生虫卵。治疗可尝试用左旋咪唑口服或胃肠外给药方式或者使用爱获灭。要强调许多鸟种没有使用爱获灭的体验。曾报告过一些哺乳动物和爬虫类物种使用爱获灭之后的急性死亡。腺胃和肌胃疾病金属异物:创伤的胃炎、重金属中毒金属异物的食入比较常见于鸡形目、雁形目、鸽形目、鹤形目、鹈形目、鹦形目和平胸鸟。于圈养的鹦形目和自由放养的雁形目,铅的摄入是极普遍的。铅中毒可能发生继发神经受损而肠道瘫痪。于雁形目,这临床上认出为食管和腺胃扩张。在其他的次序,含铁金属物的食入诸如钉子、铁丝、发夹和针占大多数。这在鸡形目是特别常见的。含铁物质的食入可能造成肌胃或腺胃(大多数情况)穿孔,导致急性、全身性化脓腹膜炎或是局部腹膜炎在肌胃、腺胃的浆膜表面或十二指肠有脓疡。于赛鸽,排出未消化的种子被认为创伤性胃炎之特殊病征。在慢性病例,食欲丧失、体重减轻及可能在左边腹壁摸得到脓肿。照X光是确定初步诊断的首选方法。在(腺)肌胃切开术之前应尝试非侵入性治疗移除胃的金属异物。使用强力钕铁硼合金磁铁连着可拆卸的钢导丝之小直径聚乙烯导管可以从(腺)肌胃移除含铁的金属。依动物身体大小,聚乙烯探针和磁盘的大小会不同的。可以使用X光透视法或内视镜检法引导抓握镊子移除胃的异物。大多数铅和锌食入的情况下可以用医药处理不需要动手术。维他命E和硒缺乏在饲养的和自由放养的雁形目,维他命E和硒缺乏可能造成肌胃的平滑肌退行性病变。铜中毒喂料中过量的铜导致砂囊硬蛋白层的粗糙和变厚。赘瘤(肿瘤)肿瘤的临床症状可能包含体重减轻、呕吐、在粪便中排出整粒种子、再生障碍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和黑粪症。虽然低蛋白血症可能发生,和贫血与黑粪症一起是胃肠道出血的强烈提示而蛋白素/球蛋白比例未被影响。随着大血管的侵蚀后当发生大量胃出血时通常随后发生死亡。对比造影使用正反对比可能有助于描述(腺)肌胃肿瘤。内视镜导引穿刺切片可能用于初步诊断的确认。肿瘤常常位于腺胃和肌胃(砂囊)之间的边界处的峡部。大损伤在(腺)肌胃内可能是微妙的,需要组织的检查以鉴别肿瘤来自其他原因的溃疡或者肥大。目前未发表(腺)肌胃肿瘤治疗成功的报告但是已经指出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可行的。胃溃疡、肌胃糜烂、胃炎、砂囊硬蛋白发育不良自发性腺胃溃疡确实发生于鹦鹉科的鸟。许多感染鸟是〝高度紧张的〞或生活在所谓压力大的环境。高比例的某类鱼粉或细磨的低纤维的喂料能造成鸡形目的砂囊硬蛋白层溃疡和糜烂。传染性病原体和寄生虫药剂可能伤害肌胃(砂囊)壁造成官能障碍。异物的穿入可能造成局限性病灶。二硝托胺中毒可能造成胃糜烂,报告过半有锌中毒的肌胃糜烂有严重异嗜浸润。肠的疾病肠炎许多传染性病原体能引发肠炎。(80期时代名鸽上篇列表一)列出一些腹泻的感染原因。鸡的传染性矮化症候群(可能是病毒病因)与肠炎和胰管发炎有关。大部分的感染鸟于腹泻一段时间之后完全复原。然而有些鸟于胰管阻塞发展继发胰腺外分泌液不足。肠阻塞肠阻塞可以定义为一情况,其肠内物的通道被阻止或严重受损。肠阻塞可能是身体上的或者可能是运动功能受损(麻痹性肠阻塞)引起的。肠内腔的阻塞可能被异物、肠石或寄生虫引起的。肠壁病变被报导过对鸟造成狭窄包含肿瘤、肉芽肿和狭窄。腔外压缩可能发生来自肠套迭、肠系膜扭结、扭转结节、箝闭性赫尼亚、伪韧带和因肿瘤或腹膜炎引起黏连。肠塞的血管病因包含栓塞和内脏动脉的血栓形成或是静脉梗塞的肠段。神经性的病因(麻痹性肠阻塞)包含铅中毒、腹膜炎、神经性胃扩张和肠炎。肠一旦被阻塞,它会扩张,液体被聚积在肠内腔及从环流流失。临床症状视位置和阻塞的严重性。鸟很快地脱水及严重地抑郁。在许多情况下发生肠壁缺血性坏死,导致通透性增加与蛋白质流失进入肠内腔。肠内容物的再吸收包含从革兰氏阴性菌释出的菌体毒素能引起休克。通常因肠套迭或扭结引起完全性肠阻塞的鸟在24~48小时之内是致命的。有其他原因的肠阻塞更长久病程是常见的。完全机械性阻塞通常有出现呕吐,虽然当阻塞在肠道尾端时这征状可能不存在。粪便的通过减少或没有了。有部分的阻塞可能有腹泻。当从进行性的疾病逐步地发生阻塞时会看到鸟消瘦。素片X光像可显示充气的肠曲程度和位置。钡灌肠或上消化道造影研究可用来确定阻塞的确定位置。双层对比造影技术的使用帮助肠壁内病变显像。早期诊断和迅速的手术矫正可以成功解决许多肠阻塞。在手术之前应用输液和抗生素让鸟稳定。泄殖腔疾病泄殖腔临床检查泄殖腔病症的临床症状可能包含胀气、里急后重、泄殖腔周围污脏、来自泄殖腔突出的组织和难闻的粪便。泄殖腔的检查应以肛门周围的羽毛和皮肤为开始。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构造应是干净的而且应该是没有发炎的征象。异常的酸气味可能是泄殖腔炎的征象,其往往伴随着泄殖腔乳头状瘤病。脱垂的泄殖腔可能包含肠、输卵管及一条或两条输卵管。平滑、闪亮的、粉红的组织是泄殖腔有脱垂的表示,可能是括约肌问题,直肠的慢性刺激或里急后重所引起的。泄殖腔脱垂可能造成严重便秘和毒血症。急性的泄殖腔与生蛋有关,通常用人工缩小方式用两条简单的横向留缝线垂直于肛门。每12小时一次在泄殖腔擦抹苦息乐卡因凝胶可以预防手术后的用力。应该要消解用力的原因和腹内压的升高以防止进一步脱垂。泄殖腔构造是由1.排粪道2.共泄穴3.肛道4.输尿管孔5.在共泄穴内可看到阴道。其他的构造与泄殖腔有关的还包含6.直肠7.泄殖腔囊8.输卵管9.肛门(泄殖腔口)。于凤头鹦鹉,慢性泄殖腔脱垂可能与牠在饲主面前性行为有关或是因自发性紧张引起的。腹侧泄殖腔固定术和泄殖腔黏膜紧缩之组合已经被用于修正慢性的泄殖腔脱垂。奈瑟氏球菌属、霉浆菌属和白色念珠菌细菌(特别是奈瑟氏球菌属和霉浆菌属)与白色念珠菌与感染雄鹅的花柳病有关,看来似乎是有可能的,观察公鸭的泄殖腔炎有相似的病因但是关系没有得到确认。泄殖腔疾病泄殖腔乳头状瘤病泄殖腔乳头状瘤病在鹦鹉科鸟类是众所周知的疾病,在临床上认知为从泄殖腔口冒出像红澄澄的或粉红色的花椰菜般或草莓似的块状。早期病变的特征在泄殖腔黏膜与皮肤的接合处粗糙呈现的黏膜。其他出现的征兆可能有里急后重、黑粪、臭味的粪便、胀气、泄殖腔口黏便和泄殖腔结石。异常的气味可能因乳头状瘤引起隐窝内细菌增殖所致。此病的发病率在新世界鹦鹉比较高,但是旧世界鹦鹉也能被感染。情况是常常被误诊为泄殖腔脱垂。泄殖腔外皮擦上醋酸溶液(苹果醋)会改变乳头状瘤的组织颜色成为白色。确诊可采用切片病理组织检查。泄殖腔乳头状瘤常常与在口咽、鼻后孔、食管、嗉囊、腺胃、肌胃(砂囊)及偶有的眼睛与鼻的黏膜之类似的病变被联想在一起。病因目前不明。于鹦鹉科鸟,乳头状瘤病和胆管与胰管的肿瘤之间是高关联性。已经使用多种方法治疗泄殖腔乳头状瘤包含冷冻手术、化学腐蚀术、放射外科与自体疫苗注射,但是报告的自发缓解期与疾病的间歇性质使得各种治疗法的评估困难。鸟引进前和隔离期结束时应做完全的身体检查以防止把有乳头状瘤的鸟带入繁殖笼。41个乳头状瘤病灶,40个瘤是良性的但是一个被诊断出原位癌。在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其他的肿瘤。泄殖腔乳头状瘤用硝酸银棒小心分段地烧灼是很容易去除的。硝酸银棒只能接触到打算去除的组织,防止正常的泄殖腔黏膜严重灼伤。泄殖腔狭窄泄殖腔感染、执行外科手术(尤其是乳头状瘤的移除)和创伤可能造成泄殖腔口狭窄,需要开口的手术重建和适当的病后调养以防止复发。泄殖腔炎偶而发生的慢性泄殖腔炎症过程有很臭的臭味通常称为(鸡的)泄殖腔炎会发生于生蛋的母鸡然而偶而地发生于公鸡。在黏膜表面上会形成黄色固膜,尿酸盐与炎症渗出物弄脏泄殖腔口周围的皮肤和羽毛,病因不明,治疗包括清洁该处和使用局部抗生素软膏。泄殖腔阻塞泄殖腔阻塞可能发生于异物(例如在鸡形目发生的马铃薯块阻塞)、粪石、尿酸结石和滞留坏死的蛋。尿结石体积可能不同,大小从6~8毫米厚的凝块在泄殖腔壁到鸡蛋大小的硬块。在任何泄殖腔阻塞的情况下排便困难或不可能排便,能够造成输尿管充血与肠道扩张最接近十二指肠。假使输尿管被阻塞可能发生肾衰竭和内脏痛风。胰脏疾病胰脏诊断考虑胰脏有内分泌和外分泌的两功能,前者将于撰写内分泌文时另谈,许多死后剖检已经报告过病变在胰腺,胰脏疾病有两个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在十二指肠内没有胰腺酶则消化不良及会发生粪便有过多的淀粉和脂肪排出。感染鸟可能有大量的、发白的或黄褐色的油腻粪便。粪便内的脂肪可以用苏丹染色法证实。粪便显微镜检查显示未消化的食物比如脂肪、淀粉粒,还有由于肌纤维因喂料改变而恶化及因肠道吸收不良的原因引起变化。可用几种方式做粪便中的蛋白分解活性测量。X光射线胶片明胶消化试验于粪便蛋白分解活性是不可靠的评估。粪便蛋白分解和淀粉酶活性的试验用于鸟类可能是比较可靠。急性胰脏坏死/急性胰脏炎急性胰脏炎的发病涉及到胰腺酶和血液中的激活,造成胰脏的凝固性坏死及胰周围与腹腔脂肪组织出血和坏死,感染鸟可能休克。X光照可能显示腹部清晰度模糊起因于腹膜炎和在腹腔内体液聚积引致的。由于伴随的肠塞可能看见小肠的扩张。在鸟类的慢性进行性胰脏炎被报告过有增加的血浆淀粉酶活性(继发外分泌胰脏细胞的破坏)。升高的血浆淀粉酶可能也发生主胰管闭塞而且可能是鸡只的传染性生长障碍综合症的一个要素。高脂血症可能是存在的。胰脏炎的诊断可用内视镜检查或剖腹探查术来确定。肥胖似乎是鸟类易罹患胰脏炎的因素。治疗应包含食物的限制与口服药72小时,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的修正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限制喂料内脂肪含量的摄食以降低胰脏的分泌负荷。胰腺肿瘤已经指出鹦鹉科鸟在胆汁管和胰管与内部乳头状瘤病之间有高关联性。鹦形目和雀形目之副黏液病毒感染副黏液病毒III型于伯克氏鹦鹉属和玫瑰鹦鹉属的感染是普遍的而且在一些雀形目的鸟,尤其是梅花雀也会碰上。斜颈、其他的神经症状、恶病质和死亡都是常见的。有些感染鸟发展黄色到白垩色的粪便含大量的淀粉。在几乎所有病例能检测到胰脏炎。病理组织检验病灶可能有不同,从几个淋巴滤泡到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大量浸润。在有些病例,这是临床上表现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空肠弯曲菌感染在梅花雀身上引起类似的粪便变色。病理组织检查下可能发现小肠微绒毛萎缩,可能引致吸收不良的征候群。慢性胰腺纤维化/慢性胰脏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胰腺组织渐弱或纤维化可能发生慢性发炎过程的结果及引致临床变化暗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于鸟类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胰脏病和血浆淀粉酶与血浆脂肪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使之容易临床诊断。然而鸟有吸收不良的征候群和高淀粉酶与高脂肪酶水平可能对胰腺酶的治疗有反应,暗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往往地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原因是不确定的。有慢性衣菌病的两羽鹦鹉科鸟被报告有胰腺纤维化。食物含高锌量可能引起腺胞腔扩张与腺胞细胞内变性变化包含酵素体的耗减、胞浆空泡化、透明体及其他的电子密度碎屑之存在、个别腺胞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锌过量也妨碍胰腺外分泌功能。鸡在硒缺乏的喂料下被报告有胰腺萎缩和纤维化并且伴有脂肪消化受损。已经证明喂料内加入硒0.1ppm能反转临床症状与产生完整的胰腺胞再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