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要这样吃,配合经方辨证加味,对多种心脏病患者的康复发挥了惊人效果!
各位亲友,本俱乐部是具有公益性的中医手诊养生健康与疾病康复的一个平台。请大家能把自已在建康上的需求用文字聊天的形式告诉我,便于我们在安排每月一次的公益义诊活动、对困难患者的定向救助、以及安排有关养生健康讲座时,尽可能让大家多多受益。
(因每天都有新朋友加入,本文会定期重复发送,以便所有新朋友都能从中受益。请老朋友谅解哦!)
需获得帮助,请
在帮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性综合调制中,我一般都会根据患者体质和体证,选择一定量的黑木耳做为饮食调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合经方辨证加减,使这些患者都能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黑木耳味甘性平,入足阳明、大肠、胃、肝、脾、肾经。有凉血、止血又有抗凝活血的双向调理作用,主治咯血、吐血、衄血、血痢、崩漏、痔疮出血、便秘带血等,黑木耳中大量的多糖和卵磷脂,还能清除血管中多余的脂肪,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长期一定量的食用,能抑制血小板凝结,减少血液凝块形成,预防血栓等症的发生,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黑木耳有活血抗凝的作用,有出血性疾病的人不宜食用,孕妇不宜多吃。
案例一、胸阳痹阻,以经方栝楼薤白剂加味配之以食用黑木耳,宣痹通阳。
《金匮》将胸痹病的典型症状以“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脉沉而迟”而列之。乃由胸阳不振,阴邪上乘而致。对此,仲景均以栝楼薤白剂治之,无不显良效。使用本经方的临床指证为:胸背彻痛,短气,喘息,胸部有闷憋感。
崔某,男,30岁,先天性心脏室缺。因肺动脉高压而无法手术补缺,多年多方面求医,均无果,病情愈加严重。年7月就诊。诊时,患者自述常感胸闷胸痛,痛甚则牵涉背部,几乎每天需要吸氧。诊时见患者面有酱色唇部棕紫,十甲酱紫,掌色棕,手背深红。舌质暗,舌苔薄润,脉弦细而缓。辨证为胸阳痹阻,心肌无力,血脉不畅,循环无期。
对此患者制定综合调制方案:以宣痹通阳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激活心肌,弥补室缺之弊。饮食上严令患者每日以40克黑木耳泡发后分2次食用,药物以经方栝楼薤白剂,另加配制附、郁金、桂枝、生姜等八味,水煎服,以酒曲引之。5日后胸闷减轻,再加杨氏特制养心胶粉每日20克调服,1月后,胸部舒畅,不再需吸氧为继,面部、唇部、手部等颜色开始恢复正常,半年后与常人无异。1年半后,患者虽然自行决定提前结束调制,但在生活上依然按我的饮食营养方案进行。停药2年来,随访一切仍然正常。
栝楼薤白剂的主药是栝楼、薤白,栝楼辛润,是通络开结之良药。古人指出栝楼能使人心气“内洞”,“内洞”就是内通畅快。
案例二、气虚阴亏,以经方桂枝汤加味配之以黑木耳益气养阴。
仲景将胸痹病的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四个字,所谓“阳微”,既指阳虚,又指上焦阳位的气阴两亏。临床上胸痹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体质多有亏损,凡临床上以闷、喘、短气为主症的胸痹病人,若从益气养阴入手,每奏奇功。
王某,男,59岁,年6月就诊。其胸闷、气短,偶有隐痛1年余,加重近8个月并时伴头昏。两次体检,均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轻度脑梗。连续数月治疗均未见效。近半月胸闷加重,稍劳即心慌汗渗,心率常常出现58~62次/分。诊时,脉弦缓急无章,舌印尖而质嫩红,苔薄润,甲印大全,判断为心肺气虚肺阴亏证。
为此患者制定调制方案,以外和营卫,内理气血,益气养阴为主,佐之以润肺宁心。饮食上使患者每日以55克黑木耳泡发后分2次食用,药物以经方桂枝汤加其他6味,配之以杨氏特制三通粉治之。30天后,包括头昏在内的所有症状逐步消失,心率恢复到68~72次/分。改善极为明显。6个月后体检一切正常,后又巩固数月,虽然患者嫌调治麻烦,受不了饮食清淡,擅自停止了调制,但至今随访一切如常。
此外,还有多个病案,如张某中风后的再度脑梗心梗,王某心脏术后的胸痹无眠、气短乏力,刘某的心肌缺血、肢冷体寒、气短尿多,黄某的.......等等,都获得了良好效果,有的还在巩固之中。限于时间和篇幅,更限于患者不愿公开病案,就不再一一道来了。
这些案例再次说明:使用经方治病必须因人而异,辨证论治,灵活加减,药食结合,调治互补,方可多获良效,药到病除。
(注:本文有关“康复性综合调理控制”涉及的中药方剂均是因人而异,辨证配置组方,今后具体应用时皆可由本人的弟子、资深执业医师诊后有针对性的开出。同时,所涉及到营养及饮食干预处理方案、养生处理方案,也是由资深营养师和资深养生师因人而异,量身定制,辨证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