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其基本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生物呈站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肿瘤实质是肿瘤细胞的总称,是肿瘤的主要成分。根据肿瘤的病理学形态,分化成熟程度,生长方式以及对病人的危害程度癌症,一般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见恶性肿瘤早期信号
根据《东吴人寿年理赔报告》重疾赔付TOP10,小吴为大家列出了前6名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哦。
甲状腺癌
预警信号:嗓音嘶哑。甲状腺癌早期也少有典型症状,很多人是单位体检时发现,声音变嘶哑是甲状腺癌的一个信号,应及时做颈部B超排查。肺癌
预警信号:不明原因的刺激性干咳。伤风感冒后咳嗽持续不愈;突发性痰中带血或少许血丝;弥漫不固定的胸疼,或背痛、肩痛等;固定部位反复发生肺炎。(图片来源于网络)乳腺癌
预警信号:乳房出现异常。乳腺乳头溢液、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乳房肿块、乳房轻度回缩或提高、腺体局限性增厚、局部皮肤轻度水肿等。若有以上表现,且年龄为40岁以上的女性,应考虑有乳腺癌的可能。宫颈癌
预警信号:阴道莫名出血。有些女性在性交、妇科检查,或用力排便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呈淡红色或褐色,属“接触性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信号。子宫内膜癌
预警信号:阴道莫名出血。阴道出血一般先少后多,或时多时少,病情发展到中期,出血会明显增多。医院检查,并坚持4~6个月复查。绝经期后有不规律阴道出血或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胃癌
预警信号:胃部不适。胃部一向很好的人,逐渐发现胃部不适或疼痛,有沉重感,开始时服用一般胃药有可能缓解,但随着时间推移,服止痛、止酸药也无法缓解。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这常是胃癌的首发症状。防治肿瘤的五大误区
病急容易乱投医,即使不幸患上肿瘤,也不要乱了阵脚,听信一些不靠谱的“伪科学”。听从医师建议、全力配合治疗才是正确科学治疗肿瘤的方法。
误区一
肿瘤患者都可以吃中药
常见的以下两类肿瘤患者不适合吃中药:第一类:消化功能差接受过放化疗的癌症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在放化疗期间常会服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如抑酸药、胃粘膜保护剂、止吐药等,如果吃了这么多药,再喝汤药,可能就会吃不下东西。第二类:肝肾功能差目前已有证据表明部分中草药有肝肾毒性,甚至还可能致癌(比如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部分人身体较虚弱,如果再承受其他药物尤其是不适当的中药的毒性,病情反而会加重。误区二
把肿瘤细胞饿死
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营养,理论上,断了肿瘤的营养供应,可以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效果。但要注意,“饿死”肿瘤细胞是通过科学方法,精确攻击病灶,让肿瘤细胞不再继续长大甚至缩小。本来肿瘤患者因接受手术、放疗、化疗,身体就比普通人弱一些,再不吃饭,会使身体免疫力、细胞不堪一击。结果肿瘤细胞没有饿死,反而让身体不断变差,让肿瘤发展和疾病恶化更快。误区三
虾、鸡这些发物吃不得
肿瘤患者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鸡鸭鱼虾都要吃。“发物”是一个民间说法,并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同,在权威的医学教科书和期刊杂志上,都找不到发物的定义。误区四
止痛药用多了会上瘾、副作用大
止痛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具有成瘾性的止痛药(即阿片类止痛药);还有一类属于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没有成瘾性的止痛药(非阿片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等)。
虽然阿片类止痛药被归到成瘾性止痛药的范围,但并不是说按照医生的要求吃了这些药就一定会上瘾!只要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治疗疼痛,不用担心成瘾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误区五
新药临床试验拿人做实验,风险大
临床药物试验并不是拿人来做实验,而是新药上市的必须步骤,如果没有临床试验,就没有任何新药的获批上市。许多抗癌新药虽然已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外获批上市,出于CFDA政策规定,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用于中国癌症患者就必须在国内做对应人群的临床试验,这类的“临床试验”风险相对较低,等于免费送药,可能是一些患者新的治疗机会。拯救百万人的防癌建议
我国最常见的致癌因素有23种,防控好这些致癌因素,每年超过万人可避免死于癌症。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据此给出了下面这些具体的防癌建议。
使用公筷和公勺
幽门螺杆菌经口对口传播,可诱发胃癌,建议分餐或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并注意碗筷消毒。戒烟限酒
烟酒都是毫无争议的致癌因素,建议戒烟限酒,最好不喝酒。每天运动半小时
成年人每周至少做分钟的适度运动,比如健走,或至少75分钟的剧烈活动,比如中高速度跑步。餐餐都要吃果蔬
成年人每天应摄入~克蔬菜、~克水果。(图片来源于网络)
适量吃红肉
牛肉、猪肉、羊肉等红肉是蛋白质、血红素铁的优质来源,但过量食用会增加患癌风险,应控制在40~75克之间,适量增加水产品摄入。少吃腌制食物
火腿、腊肠、盐渍蔬菜等食物,能不吃就不吃。控制好体重
超重或肥胖至少诱发12种癌症。体质指数等于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是肥胖。控制好血糖
一旦发现血糖超标,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必须遵从医嘱,坚持系统、规范的治疗。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空气颗粒物(包括PM2.5)列为一级致癌物。家里最好置办一台空气净化器,空气差时外出要戴N95型口罩。此外,还需防室内氡、甲醛、苯等污染,装修应选购环保材料,入住前请专业机构进行环境检测。一年四季都防晒
晒太阳可补充维生素D,但过度暴晒会增加患皮肤癌风险。避免正午暴晒,酷暑外出时要戴遮阳帽和太阳镜、穿防晒衣。注射疫苗
乙肝疫苗是我国一类疫苗,孩子出生时就会接种。没接种过的乙肝高危人群,比如医务人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人,应尽快接种。HPV疫苗能预防宫颈癌,适龄人群应主动接种。淡水鱼要熟透
华支睾吸虫主要来自未加工或没煮熟的淡水鱼,会诱发胆管癌。建议别吃淡水鱼生鱼片,把鱼肉煮熟、煮透。本文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