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从至,深圳市福田区和中山大学区校共建医院(简称中大八院)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
五年来,医院党政班子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区校共建优势,凝心聚力,共谋发展,医疗、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和党建等工作全面提升,特别是随着大批名医进驻,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8月26日,是中山大学与福田区签署协议开展区校共建5周年的日子。从即日起,我们推出“区校共建这五年”专栏,展示中大八院学科发展成绩,服务深圳卫生健康事业。
敬请垂注。
合作共建以来,医院实现了高速发展。这5年是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的5年,也是全国乃至海外创新人才不断汇聚深圳、建设中八的5年。
5年来,一批又一批高水平、敢担当的医疗人才涌进特区。他们用专业智慧和医者情怀努力建设着朝气蓬勃的中大八院,也实现着自己人生新的价值。这其中,就包括北京医院原肝胆胰外科史宪杰教授,如今他的身份是中大八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大家猜猜看哪位是宪哥?
史宪杰来深圳前在业内已经有着不小的名气,除了“”“带组教授”这些标签外,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史宪杰教授在肝胆胰脾疑难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着领先的经验,尤其在肝脏移植相关技术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多年以来,一直在黄志强院士专家团队在医院开展临床、医疗、教学和保健工作,尤其在肝脏外科及肝脏移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年,史宪杰与团队一起,携手日本京都大学合作开展了国内首例亲体肝脏移植手术。年,率先开展了同种异体肝脏移植,至今已开展包括活体肝移植共计例,一年存活率达到90%以上,胆道并发症低于15%,长期随访效果良好。在肝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乙肝复发的防治、血管并发症及移植免疫耐受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在肝脏,胆道,胰腺,脾脏及胃肠肿瘤等普外科疾病方面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治有极深造诣。参加编写论著10部,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10篇。承担全军“十一·五”和“十二·五”课题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在病房手术台上,他是患者、医护团队心中的“定海神针”,处理急难病例,有他在,大家格外安心。工作之余,已过天命之年的史宪杰也爱好健身、踢足球,跟这座年轻的城市一样,充满活力。在他的带领下,中大八院肝胆胰外科的医疗服务质量显著上升:月均手术量达60余台,其中重大手术10余台,包括肝癌术后复发切除术、胆囊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肝左外叶切除术、胆囊癌根治+肝胆管多发结石取石术、肝癌切除+转移子灶微波消融术等。手术质量、数量,均已达到深圳市领先水平。
这其中,不少患者是病情复杂,医院,都未获得满意的治疗方案,最终选择中大八院肝胆胰外科,正是看中史宪杰教授对复杂手术的驾驭能力。
患者老陈,就是位中晚期的胆囊癌患者,术前检查已发现胆囊癌不仅侵犯周围肝脏组织,更是沿着胆管,侵袭至胰头,对方建议只能姑息治疗。老陈不放弃,找到中大八院史宪杰教授。教授给出的方案是:胆囊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相当于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实施两个重大手术,对术者、麻醉、围手术期的管理均提出相当高的要求。然而,肝胆胰外科团队做了,而且还顺利完成了这台手术,术后患者也顺利康复出院。
▲林志群医生手绘
治愈后的患者最有发言权。史宪杰教授在肝胆胰外科的造诣除了复杂手术的驾驭能力,更体现在较少的术后并发症上。为了减少肝癌切除术术后的并发症,史教授常在无阻断肝门部血管下完成肝癌切除术。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几率,但术中肝组织出血常常让术者无从下手。他通过“精细解剖+快速切肝”弥补出血的问题。
快速切肝,能有多快?
平均5-10分钟
即可完成肝段的切除
出血量不到50毫升!
立足于深圳市的中大八院肝胆胰外科不止于服务深圳人民,更辐射全国各地。近几个月来,不少省外的患者慕名远道而来,其中不乏来自北京、河北、内蒙古、东北等地患者。南海之滨,成为国人异地就医的新选择。
“肝胆胰外科交接班制度落实到位,科内学习氛围浓厚,包含了住院总早查房、科室集中交班、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等内容。”分管医疗工作的李建林副院长在行政查房时发现了“秘诀”。为此,院长办公会号召全院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分批前往肝胆胰外科观摩、学习……肝胆胰外科把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医教研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探索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科建设实践正成为中大八院跨越式发展的经验之一。
素材提供:医院肝胆胰外科林志群
整合出品:宣传统战科
编辑:文志烽
初审:佟艳婷
审核:张清华
审核发布:张远权吴景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