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前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病人生命体征、神志、体温、寒颤、高热、尿量的情况(2)专科情况评估: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有无呕心呕吐,Murphy征是否阳性,皮肤巩膜黄染及黄染程度,有无皮下瘀斑或全身发绀、有无Charcot三联症(3)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2、术后评估(1)一般情况评估: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2)专科情况评估:了解手术类型和术中情况,腹腔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切口情况。黄疸消退的情况,生化指标恢复的情况疼痛:与胆管结石、胆道梗阻致胆汁引流不畅有关。体温异常:与胆道感染、炎症反应有关。体液不足:与高热后大量出汗、禁食禁饮、补液量不足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呕吐、禁食和应激消耗有关。知识缺乏:与病人缺乏专科知识和康复知识了解不够有关。潜在并发症:胆瘘、出血(腹腔、胆道)、胆管损伤或狭窄、急性胰腺炎、黄疸、、肝脓肿、肝功能障碍。舒适的改变:腹痛、腹胀、伤口疼痛与胆绞痛、切口痛、胆瘘有关。焦虑/恐惧:与胆道疾病反复发作、病人对疾病认识不清楚、担心预后有关。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术后伤口疼痛及全麻术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有关。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黄疸、引流口胆汁外渗、长期卧床有关。11、有"T"型管引流异常的危险:与引流管滑脱、引流阻塞、逆行感染、残余结石有关。1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疾病和手术创伤有关。术前护理1、按普外科—般护理常规执行。2、病情观察与护理:注意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并做好记录。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了解各种检查的结果,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黄疸病人的皮肤护理:嘱病人不要用手搔抓皮肤,以免造成皮肤破溃造成感染,可以涂擦炉甘石洗剂止痒和温水擦浴。高热时物理降温。疼痛时遵医嘱给予解痉、镇静和止痛。重症胆管炎加强休克的相关护理。黄疸和凝血极致障碍的病人应补充维生素K。常规术前准备:1)术前遵医嘱行抗生素皮试,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2)协助完善相关检查。3、饮食护理:(1)急性期禁食禁饮,由静脉补充热量和其他营养。(2)缓解期根据情况给低脂、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肝功能较好着予富含蛋白质饮食。4、体位:根据病情选择舒适的体位,急性发作需要卧床休息,有腹膜炎的宜采取半卧位,休克期中凹卧位。卧床休息时注意预防压疮。术后护理1、按普外科—般护理常规执行。2、病情观察与护理:(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1)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3)持续低流量吸氧;4)床挡保护防止坠床。(2)伤口观察和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有无腹痛和腹胀等腹部体征。(3)各管道的观察及护理:1)输液管是否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和皮肤;2)尿管护理按照尿管护理常规。一般术后第1日可拔出尿管,拔管后注意病人排尿情况;3)腹腔引流管护理参照腹腔引流管护理常规;4)胃管护理参照胃管护理常规;5)T管护理参照T管引流护理常规。(4)疼痛的护理:评估病人疼痛的情况,有镇痛泵的注意管道是否通畅,评价镇痛效果是否满意。遵医嘱用药,提供安静的环境。(5)基础护理:定时翻身和拍背,做好口腔护理,尿管护理,皮肤护理及病人清洁等工作。3、饮食护理:胆囊切除/胆囊造瘘病人:根据有无腹痛腹胀及腹部压痛的情况于术后次晨试饮水,如无腹胀腹痛不适,可进食半流,注意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糖及含糖的水果,以后逐步过度到低脂饮食。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病人:术后1-2天,根据病人有无腹痛腹胀和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指导病人逐步进食流质、半流、软食、低脂饮食,注意避免进食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糖及含糖的水果,避免进食高胆固醇,辛辣刺激性和油炸食物。感染严重者应待炎症控制,腹部体征消失后方可进食。4、体位和活动:全麻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手术当日低半卧位。术后第1日胆囊结石病人可下床活动,胆道结石病人半卧位为主,增加床上运动,可在搀扶下适当下床沿床边活动。术后第2日适当增加活动度,可在搀扶下适当屋内活动。5、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1)出血:腹腔内出血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湿冷、脉搏细速﹥次/分、血压下降(﹤80/50mmHg)少尿(﹤20ml/h)或无尿,腹痛,腹胀,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红细胞比容下降,胆道出血表现血性胆汁或T管中流出鲜血,粪便呈柏油样或粪便隐血实验阳性,心率增快,血压下降、休克。处理及护理:体位:平卧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监测尿量。定时挤压腹腔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变化,保持引流通畅;迅速扩容及抗休克,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做好术前准备,再次剖腹探查。(2)胆瘘:表现为术后1周内腹腔引流管有胆汁样液体引出,引流管周围有少量胆汁外渗,病人出现上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腹胀、发热。处理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监测尿量。保持引流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的变化;密切观察引流管周围有无渗液,注意保护皮肤,预防皮肤发生糜烂及湿疹;加强营养,调节水、电解质平衡。(3)肝功能障碍:表现黄疸、胆汁减少或稀薄、出现精神症状、昏迷、蛋白低下、腹水、水肿、尿少、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低血钾。处理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测量血压、脉搏,注意神志,腹围,皮肤黏膜,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监测尿量。保肝利尿,补充蛋白质和营养支持,补充凝血因子和输血;监测肝肾功能;神志改变时注意保护病人安全。(4)胆管损伤或狭窄:表现黄疸、胆汁减少或稀薄,发热,腹膜炎,肝功能低下。处理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皮肤黏膜,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监测尿量。保肝利尿,补充蛋白质和营养支持,补充凝血因子和输血;观察引流的量和性质,保持引流通畅。(5)急性胰腺炎:表现剧烈腹痛,腹胀,高热,心率增快,休克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血尿淀粉酶升高。处理及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神志,皮肤黏膜,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要时监测尿量;保持引流通畅;监测血尿淀粉酶及血象;准确使用抗生素和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营养支持。1、入院健康教育:帮助病人了解有关胆道疾病的知识,给予病人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帮病人尽快适应住院生活。2、特殊检查治疗健康教育:特殊检查需空腹或不可佩戴金属饰物需特别交代并交代检查地点。3、手术前健康教育: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积极配合术前准备,麻醉前用药,术前晚沐,更换手术服,避免受凉。4、手术后健康教育:保持引流管通畅,固定,防止脱落和折叠,保护伤口。防止伤口裂开及感染。定时翻身、拍背,有效深呼吸及排痰;肛门未排气前禁食禁饮,逐渐增加活动度以利于恢复;带T型管的病人,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引流管的重要性,病人外出活动时,固定在腰间,防止拉扯脱落;若T型管引流液突然减少并出现腹胀腹痛应及时汇报医生。带T型管回家的病人,保护伤口及管道,术后半个月试夹管,先间断夹管,无特殊不适后逐渐延长夹管时间,直至完全夹管。根据病情1-3个月造影,造影24小时后无异常拔除T型管。5、出院指导:合理饮食,减少热量和脂肪的摄入,避免肥胖,增加钙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忌进食高脂、油腻食物:定时进餐,可减少胆汁在胆囊中停留的时间,并促进胆汁酸循环。勿暴饮暴食,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重视劳逸结合,适当运动,肥胖者注意控制体重。术后大便不成形或腹泻者,注意调整饮食,一般术后一个月此症状会慢慢消失。带T型管出院的病人,教会病人和家属在家中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特别强调无菌和妥善固定引流管的重要性。避免盆浴,淋浴时注意保护伤口。按时服药,定时门诊复查:对于有胆道残余结石的病人要定期随访。一旦发现腹痛、发热、黄疸及时就诊。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就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jbzs/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