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器官虽然只有巴掌大小,却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毒器官。肝脏,被称为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很多肝癌的发现都是晚期,因为肝脏早期出现问题并不会感到“疼痛”。
所以必须及时留心观察身体内的一些症状,比如说下面这6个症状:
这病不痛不痒一旦发现就是晚期1看指甲
老话说“肝养筋,指甲荣华”。肝脏好的人=指甲表面是平滑、指甲的颜色呈粉色;而肝脏一旦受损=指甲就会容易断裂、缺少光泽感。筋气不舒,手脚迟钝。要注意了。
2看眼睛
肝脏健康=眼睛就是明亮的。一个人的肝脏若是健健康康的,那么就算它活到了七、八十岁,双眼都不会出现“老眼昏花”的现象。但如果你体内的肝火太旺盛的话,双眼看起来就没那种眼神,颜色是晦暗的,并且双眼经常会感到干涩发痒,看东西模糊。
3口干舌燥
经常会出现口苦,有口臭,食欲不振,或者是嘴里没味道,喉咙很干。这些症状很可能让人忽略,但其实都是身体在报警:肝可能上火了,肝火旺盛,这个时候就需要给肝去火了!
4看脸色
肝属木,若肝气过剩=面色偏黄,会出现肝郁气滞、脸色发黄现象。同时肝气郁结还会使身体分泌出的胆红素量增加,从而引起黄疸、乙肝疾病。
5口腔出血
像刷牙时牙龈出血,鼻反复出血,皮肤有血点等。这是肝硬化时导致肝脏合成凝血酶的功能下降,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现象。这个一定不能忽视。
6容易喝醉
进嘴的东西,热性的是烟,湿气的是酒,所以喝酒是很伤肝的。如果你平时酒量很大,现在却变得喝一点就醉,这种征兆提醒你肝脏功能正在下降,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最好少喝酒。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它出现问题,我们不会察觉到疼痛,一旦发现问题,可能已是晚期。当身体突然出现上面的症状,就要检查一下肝是不是出了问题。
家家都吃的它竟催生肝癌?生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做菜调料,甚至是喜欢吃生姜的人的一道配菜,同时也被普遍认为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但是有传言说常吃生姜会导致肝癌,这个消息未免太骇人听闻了。那到底生姜会不会致癌,小编和你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们的肝脏主要由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组成,发生于这两种细胞的癌症都叫做肝癌。肝癌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即两种细胞都发生了癌变)三种类型。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是最重要、也是最明确的危险因素。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了我们的肝细胞以后,病毒就可能会整合到肝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去。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在肝细胞里面生息繁衍,释放后代感染更多的肝细胞。被感染的肝细胞表面会表达病毒的标志,身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到这些标志,派出免疫细胞将其消灭。
如果肝细胞长期处于这种损伤、修复的循环,再生的细胞就会逐渐失去原来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发展为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
除此之外,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诱发肝癌的原因。黄曲霉一般产生于各自发霉的食物,尤其是坚果如花生、核桃,还有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之中。这种真菌会释放黄曲霉素,这是一种1级致癌物,致癌作用极强,与肝癌的关系非常密切。还有,农村饮用被蓝绿藻类污染的水源也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
另外,肝癌还与年龄、性别有关系。肝癌的高发年龄是50~60岁,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
吃姜会导致肝癌吗?这个传言的出现主要是源于美国FDA的一份研究:黄樟素可引起肝癌,黄樟素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过程,目前已经比较清楚:黄樟素在小鼠体内首先代谢为苯乙醇形式,接着被激活转化为乙酸盐或硫酸盐,成为最终的致癌物。黄樟素若与氧化剂结合,会生成更强致癌活性的环氧黄樟素。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
“导致肝癌”这个传言是有一定依据和道理的。但是,如果因此就拒绝吃姜,那也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首先,黄樟素是2类致癌物,它的致癌作用远没有黄曲霉素强。其次,没有发霉的生姜所含的黄樟素很少,如果只是做菜偶尔放一些,是远远不会达到1毫克/千克的警戒线的。
不过,我们还是要注意,不要拿它当饭吃、天天吃,另外,发霉的生姜一定要丢掉,因为里面的黄樟素含量会大大增高。
怎样才能预防肝癌?1全面推广乙肝疫苗的接种
现在乙肝疫苗一般都是出生常规接种的,但是还有少部分地区没有严格执行。出生接种的乙肝疫苗一般可以管15-20年左右,如果过了这段时间,复查抗体滴度太低的话,建议再次接种补强疫苗。此外,如果不幸查出患了慢性肝炎,一定要主动接受治疗。
2不能食用霉变食物、远离烟酒和高脂饮食
使用可靠水源也是帮助我们预防肝癌的主要手段。花椰菜、洋葱、海藻、蓝莓等食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多吃蔬菜水果也有助于减轻黄樟素的毒性作用。中国肝癌指南建议,对于≥40岁的男性或≥50岁女性,具有乙肝和/或丙肝感染、嗜酒、合并糖尿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AFP(甲胎蛋白)+腹部超声检查,争取早期发现。对于一般人群,只要每年定期体检就足够了。
3每天吃一包贝加康COS几丁寡醣和能量藻能够预防肝癌。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