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检的普及和腹部B超作为体检常规检查,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自己或亲人被检查出患有胆囊结石。这次和大家聊聊胆囊结石那些事儿,说一说体检发现了胆囊结石怎么办。
1、怎么这么多胆囊结石?是常见病,不要紧张。
胆囊形似梨子,位于右上腹肝脏下面,是与胆管相连的“储藏间”,发挥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肝脏分泌的胆汁,平时就储存在胆囊里,就餐时胆囊收缩,胆汁排出到肠道帮助消化脂性食物。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每十个人中就有1到2个人有胆囊结石,仅中国就有1亿以上人群的“胆囊结石同盟军”。它也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下葬的辛追夫人体内,就发现存在大量的胆囊结石。人类和胆囊结石相处了上千年,现在已经有了很规范的评价、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方法,它并非疑难杂症,大家不要紧张。通过医疗就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2、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原因很多,不要纠结。
形成胆囊结石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长期吃高脂性的食物、肝脏脂类代谢或胆汁排泌异常,会导致胆囊内胆汁“胆固醇”成分饱和析出,形成结石;胆道感染、胆囊发炎、胆道蛔虫等都会导致诱发结石形成;妊娠、年龄增长和饮食不规律常常导致胆囊排空功能下降和胆汁淤滞,容易形成胆囊结石。患者不要过分纠结,有时很难查到确切的原因。胆囊结石不是遗传病,一家人有的体检正常,有的就会发现胆囊结石。有些先天形态不正常的胆囊,比如长的像葫芦或出口细长狭窄,影响了胆囊的正常收缩排空功能,很容易形成结石。有些原因在进行体检是检查可以发现,但有些致病原因甚至在手术切除以后也很难确定。
3、要不要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咨询外科医生,不要乱投医
胆囊结石如果伴有明显的胆绞痛和胆囊炎的表现,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典型症状是油腻饮食诱发的右上腹痉挛性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有时伴发热和眼睛发黄。医院就诊,以防出现严重后果。胆囊结石的主要风险是诱发胆管炎、胰腺炎或促进胆囊癌变。平时没有症状或又不典型上腹痛、高脂餐后饱胀不适的患者,建议到普通外科、肝胆外科门诊就诊,需要专业人员做出治疗决定。具有特别大的结石、伴有胆囊息肉、胆囊壁像瓷片样或合并有糖尿病等情况的患者,也需要积极行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4、切除胆囊手术怎么做?过程不痛苦,后果不严重。
胆囊切除手术不仅切除了病变胆囊,可以避免结石引发的胆管炎和胰腺炎这些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的发作,还可以预防和及早发现胆囊癌变。随着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就是常说的“腹壁打孔“的手术,已经成为胆囊结石治疗的“金标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效果、安全性以及围手术期体验已经非常良好,患者在手术期间痛苦很小,几天时间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有些患者条件允许,可以选择日间胆囊切除手术。但手术毕竟是有风险,需要病人和医生充分的交流,认真的对待。目前的研究发现,切除病变的胆囊,并不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并发症发生率低,收益大于风险。现在绝大多数医生已经达成了共识,并不建议进行胆囊结石溶石和排石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继发病变。
5、可以做保胆取石手术吗?谨慎选择,不要盲目。
对于患者是否适合接受保留胆囊、取出结石的手术治疗,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谨慎选择。胆囊结石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保留胆囊后病因没有去除,结石容易复发。另外还有胆囊恶变、二次手术等危险。胆囊切除术作为胆囊结石的确切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如果患者有强烈的保留胆囊的需求,也应该和医生进行充分沟通,深入评估收益和安全,全面考虑而不盲目。
体检发现胆囊结石,既让人紧张,也是一件好事。认真对待,及时治疗,可以预防严重情况的发生,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健康,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和深入阅读:
[1]《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专家共识》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2]《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版,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
[3]《急性胆囊炎东京指南》版,日本肝胆胰腺外科学会(JSHBPS)。
[4]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腹腔镜外科杂志》刘力玮郑亚民等
[5]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策略.《中华外科杂志》郑亚民刘东斌等
用学术态度、做科普文章。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作者简介:郑亚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协会肝胆胰外科分会委员、医院学会老年外科专委会常委兼秘书长等。《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委。专业方向:肝胆外科、微创外科。主要诊治: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癌、肝胆管癌、胆囊癌。
感谢小鑫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