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快看!快看!
再传振奋人心的大消息
就在刚刚——
医院
人来人往,都沸腾了
著名肝肿瘤外科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
亲!自!坐!镇!
来厦坐诊,开展手术!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
高尖精的医疗技术
真造福了全体厦门
及周边地区的人民群众呀
8月21日上午
医院高级专家门诊处
早已是人来人往
就一个上午的时间
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一刻不停
为30多位患者耐心看诊
樊院士为患者就诊
门诊刚结束
樊院士和周俭教授又马不停蹄
做了四台手术
更让全体医护人员欣喜的是
在樊院士坐诊的前一天
医院
迎来她一周年的生日!!!
“将大牌专家迎来厦门坐诊,
使广大市民在‘家门口’
就能得到上海顶级专家的诊疗。”
是医院的建院初心
在这一周年之际
樊院士和他的团队再次用行动
为“一周岁”献礼
也为厦门及其周边地区百姓
开展了一台台高难度的手术
另据了解
在樊院士坐诊当天
接受手术的四位患者
均患有肝肿瘤
其中三位为原发性肝癌患者
樊院士亲自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这其中有一位厦门本地患者,今年48岁,平素身体健康,一周前体检发现肝占位。磁共振复查后,医生初步考虑为肝左叶原发性肝癌,其术前影像学显示肿瘤紧贴门脉左支。术中若稍有不慎,将造成大出血甚至休克,这样的手术对操作者的经验及技术都有着很高的要求。
樊嘉院士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史及相关报告后,最终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殊情况,为其选择了目前对于患者而言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肝肿瘤切除。
▲中科院院士樊嘉(前排右二)上手术台为病人做手术
手术当天,樊嘉院士和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同台“献技”,针对患者的肝癌病变,首先分离左肝周围韧带,再予临时阻断第一肝门,精细分离左肝动脉,尤其是受肿瘤压迫的门静脉左支,在肝门被阻断的有限时间内,樊嘉院士快速而又顺利地切除了肝肿瘤。
图右一为周俭教授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而圆满,预估术后1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危险性极高的一场手术
就这样顺利化险为夷
手术圆满成功
重!点!是!
术后1天就可下床活动
.......
很多人都知道
肝癌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高发病
那么对于肝癌
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
樊院士也给了大家一些建议
肝病高危群体半年体检一次樊院士和周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很多肝癌患者出现症状来就诊时,大多已经处于中晚期。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炎病史患者、肝硬化患者、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群体,一定要每半年体检一次,尽量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此外,这些高危人群,还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尽量做到不喝酒、不吃霉变的食物。
肝癌诊疗技术水平近几年明显提高。樊院士说:“原来手术出血很多,现在90%以上不需要输血,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手术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医院已做了2万多例肝癌手术,我们的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方面甚至是国际领先水准。”
从最近10年的数据来看,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提升了10%,这说明肝癌的综合手术治疗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这些好的治疗水平,都会“同质化”带到医院来。特别是医院有了2个院士工作站和6个名医工作室后,无论是在技术推广、还是培养人才、甚至是加强学科建设上,对于厦门乃至整个福建的整体医疗水平都会有促进和提升作用。
谈到治疗肝癌的最佳办法,樊嘉院士认为,手术是肝癌最主要的方法。其他比如介入治疗、靶向治疗或者是中医中药治疗,都应该建立在手术能够切除的基础上加以配合,效果会更好。
腻害了!
给樊嘉院士和周俭教授
疯狂点赞
给医院
尽情打call
还要告诉大家一系列的好消息
事关全体厦门人
乃至整个福建省人民群众的健康
接下来小编带你全方位了解
医院
“一周年”献礼医院
于年8月20日试营业
年1月8日全面开诊
8月20医院开业一周年
猛戳下方视频观看:
山外有山——
医院一周年献礼纪念视频
在这一年中
医院运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医院开设了38个临床、医技科室,开放9个病区共张床位,已为10万余名厦门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患者提供了医疗服务,开展胃肠癌、膀胱癌、肾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根治术等大中型手术百余例。
为了保证“原汁原味”的复旦中山医疗服务,位医院派遣了余名资深专家常驻厦门,分别担任临床、护理、医技和行政科室的管理者及业务骨干,其中不少是国内“一号难求”的大牌专家,同时,已有医院医务人员在上海总部完成学习培训,医院的全面运营。
像这样先进的医疗水平
专业的医学人才
将是厦门人坚实的“防护衣”
在“家门口”享受顶级医疗服务
2院士工作室6名医工作室为进一步推进厦门市高层次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临床专科医学水平,医院积极响应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建设名医工作室的号召,申报获批6个名医工作室(即葛均波、周平红、孙益红、符伟国、曾蒙苏、谭黎杰),医院还建成樊嘉、葛均波两个院士工作站,这些大咖及其团队将定期到厦门开诊手术,指导学科发展。
接下来就来看看
肝肿瘤外科专家的介绍
肝肿瘤外科专家介绍
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等。
曾创造多项世界纪录: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中国首例经典劈裂式肝移植术,世界首例“废弃肝脏”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上海首例成人—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活体供肝移植手术,首次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肝癌肝移植适应症标准“上海复旦标准”,率先在国际上揭示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关键机制。
今年1月,樊嘉院士及其带领的团队在肝癌诊治领域实现了两项重大研发成果,研发和研制了“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实现了肝癌早诊早治、预测复发转移重大技术突破,有望开创肝癌诊治新篇章,有效提升我国肝癌5年总体生存率。
周俭
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协会移植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市免疫协会移植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美国匹兹堡大学ThomasE.Starzl移植研究所合作中心秘书长。
每年肝外科手术例数在国内外同行中名列前茅,成功主刀亚洲首例报道的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治疗传统手术不能切除的巨大肝癌,并医院推广应用。与樊嘉院士共同负责并成功开展多项高难度新技术,与心外科合作施行亚洲首例临床肝心联合脏器移植手术,为我国开展联合脏器移植手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史颖弘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办公室主任;上海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治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移植免疫专委会委员等。
长期从事肝肿瘤外科、肝移植及基础研究,擅长肝门区肝癌、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等的外科综合治疗及肝癌肝移植等,近年来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论文30余篇。
王晓颖
主任医师,医院肝脏外科微创亚专科主任,外科学博士。ClinicalRoboticSurgeryAssociation执行委员,InternationalLaparoscopicLiverSociety创始委员,IASGO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亚太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腹腔镜肝切除推广与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机器人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编委。
擅长腹腔镜及机器人肝切除、腹腔镜下肝肿瘤消融、开腹复杂肝胆外科手术、活体肝移植等。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
陈培
肝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肝脏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参加肝移植工作。发表医学论文10余篇,SCI论文5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点课题1项,获“上海援疆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朱剑华-董宝机医学人才培养基金”。常驻医院开展肝肿瘤外科诊疗工作,进行手术治疗,手把手带教帮扶学科人员,提升肝肿瘤外科诊疗技术,开展学习班,参与科研项目,指导学科建设。
专家门诊:周二、周三上午
杨欣荣
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导。国际肝癌协会(ILCA)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会员。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医学院普外科肝胆外科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肝外科专家樊嘉教授,年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曾于年6月至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短期学习。
具有多年普外科和肝外科的临床经历,独立完成各类高难度肝外科手术如:难切性肝肿瘤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移植术,能独立开展各类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近五年来专注于肝癌转移和复发的研究,特别是在肝癌干细胞及循环肿瘤细胞的研究领域。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已发表20余篇SCI论文。
太棒了
向这些专业的医生致敬
给无数的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可猛戳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