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内科收住一名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生命体征不平稳,因病情危重转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在入院治疗的第三天为了尽快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充足补充营养促进康复,重症医学科和消化内科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决定为患者留置空肠营养管。
通常情况下消化内科的空肠营养管置入是经由胃镜引导进行操作,但是该患者因治疗胆源性胰腺炎而进行了经十二指肠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及鼻胆引流术,经胃镜置入极有可能导致鼻胆管脱出,使之前的治疗功亏一篑。此时,消化内科护理团队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与配合程度,决定徒手留置空肠营养管,最终成功徒手置入空肠营养管。
该患者置入空肠营养管之后,每日按照营养需求鼻饲匀浆,既通过肠内途径给予营养支持,加速患者康复,又防止了食物、胃液对十二指肠的刺激导致胰腺炎加重,留置营养管26天后,患者营养状况良好,现已治愈出院。
非手术患者置入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有:在胃镜引导下插入空肠、X线辅助置入、经皮造口置入等。但是该患者病情危重,胃镜引导和经皮造口均会对病人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而徒手空肠营养管置入这种方法对病人来说相对简单,置入成本低,但是操作难度大,置入时通过幽门仅仅凭“手感”以及气过水声的大小判断导管尖端位置,之后依靠重力作用让导管下降,24--48小时后拍片查看营养管位置。
消化内科在院党委、院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勇当拓荒牛,开拓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护理团队成功开展徒手空肠营养管置入,开通肠内营养支持新通道,医院护理医院党委的决策部署,重视提高技术水平,积极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减少静脉输液,符合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中目标八“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为患者最终康复提供有力帮助。
知识
科普
空肠营养管置入的目的是将特殊材质的营养导管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并进一步通过十二指肠到达空肠,由鼻饲的方法为病人提供营养。好处是保护肠道粘膜屏障,维持肠道的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少危重病人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适应症是为保留肠道功能的大手术后、恶性肿瘤晚期、重症胰腺炎等某些特殊疾病导致无法进行正常肠内营养,需要进一步营养支持的病人提供更符合生理需求,更经济更安全的营养保障。医院消化内科简介
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年,是以消化疾病、消化内镜诊断治疗为主导专业,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所属消化内镜中心,配备有日本PENTAX-i电子胃镜、PENTAX--ECF电子结肠镜和ED-T电子十二指肠镜,德国ERBE-ICC,APC高频电氩气治疗系统,LDRF-50射频治疗仪,C-14幽门螺杆菌检测仪等先进设备,能对上消化道疾病做出及时准确的诊断,还能进行多种内镜下治疗,开展的消化道息肉(肿瘤)电切术、Dieulafoy病射频治疗术、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和硬化术、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食管支架植入术、胆总管造影术(ERCP)、经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胆总管取石术和胆总管支架引流术等均达市内先进水平。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