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医生,不能只盯着早癌

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把握它的平衡点,不可过犹不及,早癌也是如此。

作者

医院高淳分院曹友红

校审

凌亭生

来源

医学界消化频道

上周五和美小护芳芳一起合作胃镜检查,一70岁大爷老夏因胸骨后不适来院胃镜检查,进镜后突然心中一沉,Ⅱb型糜烂病灶,粘膜粗糙发红、充血,表面颗粒样感明显,分枝血管网消失……

赶忙问身边的美小护“是不是?”,美小护确认了一遍给了我肯定答案,的确是早癌。

紧接着NBI+ME+色素内镜,进一步确定了该大爷为食管粘膜异型增生,病灶呈茶褐色,背景粘膜染色阳性,病灶处IPCL呈B1型,局部有拉长的IPCL,卢戈染色后局部染色良好,病灶处粘膜呈不染,等待15s后见粉色征;NBI下见银色征,浸润深度考虑EP/LPM(图1-3),这显然就是ESD的菜了,下台后直接与病人家属沟通,取得信任后收住入院,满足地等着内镜下抄刀绣花切除病灶。

入院后常规检查发现患者有Hb、HCV明显下降,大便OB阳性,警惕的给患者安排做了个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了老夏在乙状结肠段见到讨厌的菜花样坏死组织(图4-5),进展期肠癌了,心里一阵难过,难过患者的多灾多难,难过自己的食管ESD术又泡汤了。唉…….

图1

图2

图3

图1-3:患者老夏食管内镜下表现

图4

图5

图4-5:患者老夏肠镜乙状结肠段所示。

无独有偶,那天好久不见的好友带来了他的一位亲戚(老邢)找我查胃镜,简单问了一下病史主诉为中上腹部胀痛,遂直接予以行内镜检查,一入胃镜腔后直接发现胃贲门下有一IIb+IIa型糜烂,局部空气变形实验后有自发性出血,病灶判断不深,NBI下见MS大小不一,部分腺管融合,MV主要为ILL-1表现(图6-7),早癌的气质就像一亭亭玉立的美女似的完全存在,收住入院后拟行ESD术,术前常规相关检查提示血Ca高于U/ml,查腹部CT提示肝门部胆管癌伴肝内多发转移、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图8);读着该患者的CT片后,我又一阵失落:晕,贲门下的这例早癌ESD术再次泡汤…….

图6

图7

图6-7患者老邢贲门下病灶内镜下表现。

图8:患者老邢上腹部CT检查所示

后来我将这两个病例汇报了目前于我院挂职的行政主任LING大师,大师听后分析了一下几个观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现在疾病的发展远远不能仅用一元论来解释,医院本部也发现好几例同一患者发现一处早癌,另外一处发现进展期肿瘤,故对于疾病的诊断现在有二元论、三元论等说法。大师自己也曾有一例胃早癌患者在行了ESD手术后出院后,家中休养时出现大便便血,原以为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结果再次胃镜进入观察,发现胃腔内根本无新鲜出血,无任何胃内出血的症状,故思路一转,行肠镜检查,居然发现为进展期肠癌伴出血。

第二:内镜医生,不能只看着早癌、只盯着ESD术,目前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可以说非常风靡,医院都在消化内镜早癌专家引导下,秉承着“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的理念,疯狂热衷于这件事情,有种偏左的冒进,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把握它的平衡点,不可过犹不及,现在同时多源多发性肿瘤,异时性肿瘤的发生不在少数,行ESD手术必须严格执行指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慢慢品味大师的教诲如同品尝陈年普洱茶一般……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yxjtouga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vgoog.net/dgcxtx/1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