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2年3月1日,成都TOD综合开发项目启动暨陆肖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图1-3年3月1日,成都TOD综合开发项目启动暨陆肖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陆肖站位于高新南区中柏大道东西侧、中和一线南北侧片区,是在建的成都地铁六号线和规划中的22号线(22号线经过天府三街、新兴镇、皇冠湖等区域)换乘站。项目总体定位为“以轨道交通引领、以公园社区为特色的城市中央活力区、轨道交通引领发展的产城典范”。陆肖综合开发项目作为成都市首个开建的TOD项目,它在交通整合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设置7处接口与物业直接连通,7处地面出入口服务周边功能。通过合理布置核心区地下空间,在一体化设计范围内实现地下全连通,设置24小时开放的地下慢行交通,连接地铁站、商业及住宅区域,形成站城一体化交通系统。并通过下沉公园,地上地下慢行系统立体连接,提升轨道交通效率。陆肖综合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14.21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66.54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72.00万平方米,公服建筑面积9.52万平方米,地下车位总面积60.72万平方米,地下商业空间(含连廊及通道)暂定总面积7.2万平方米,其中可经营面积4.7万平方米。该设计方案推出,以轨道站点3公里半径确定的20平方公里的作为研究范围,重点研究陆肖站为核心的三站两区间范围,包括张家寺、中和大道站、应龙站、观东站,五个站点整体考虑,进行片区联动开发,共同打造功能互补的活力轨道生态圈。在设计上,陆肖站采用了三个关键词。第一是交通,设计方案推出,陆肖站将建立“轨道+公交+慢行”的一体化交通体系。途径该站的地铁6号线形成L形负一层二线站厅换乘;紧邻站厅布局地下商业及下沉广场,设置7处接口与物业直接连通,7处地面出入口服务周边功能。项目同时将建立互联互通的地下公共步行空间体系,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范围内地下全连通;还会通过下沉公园,将地上地下慢行系统立体连接;住宅小区则设置地下门厅与公共通道相连,布置便民服务设施。第二是产业,项目将引导形成新经济新动能培育中心--围绕新经济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联动协作体系,培育壮大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区域内将设置超甲级写字楼,打造集办公,酒店,公寓为一体的高端商务区,最高建筑达米。第三是消费场景,根据方案设计,将利用地铁站人口流量,设置核心MALL及高端公寓;集中设置学校、社区中心、休闲商业及养老住宅;结合人流,分散布置展览馆、文化馆、美术馆、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围绕城市公园,建立多层次的公园体系(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结合站点织补繁荣绿道体系,构建层次分明的慢行系统,形成“TOD+三级绿道体系”,让乘客出站见绿(图1-4,1-5)。图1-4成都DOT规划设计理念
图1-5成都DOT规划设计效果图
在陆肖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后,年成都TOD建设时间表也相应出炉。年上半年,成都将确保陆肖站(高新区)、梓潼宫站(郫都区)、昌公堰站(天府新区)、行政学院站(龙泉驿区)、万盛站(温江区)5个TOD示范项目开工建设。年下半年,成都计划开工四川师大站(锦江区)、新津站(新津县)、龙潭寺东站(成华区)、韦家碾站(金牛区)、双凤桥站(武侯区)、马厂坝站(青羊区)、廖家湾站(新都区)、牧华路站(双流区)8个TOD示范项目。成都的TOD项目主要分为城市级、片区级、组团级、一般级四个能级。其中已开工的陆肖TOD项目属于片区级。城市级站点位于成都总规中确定的城市主中心、综合型副中心及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片区级站点位于各区(市)县的城市主中心或次中心,以及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3-5公里;组团级站点位于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或特色镇中心,以及农业类型产业园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2-3公里;一般级站点位于其他一般区域,站点所在区域的服务半径约1公里。根据远期规划,成都的TOD项目开发范围将涉及约个站点和70余个车辆基地。成都将加快构建16个城市级站点、45个片区级站点、个组团级站点、个一般站点的四级综合开发体系。五、年的书约年底,我受成都时代出版社副社长龚爱萍老师之约,说约稿我一本成都交通史话的书,书名经初步研定为《锦城动脉:成都公共交通70年》,亦作为建国70周年成都的献礼书,当时在场的还有朱晓剑老师等友人。当时我被惊了一跳,想是这本书的容量太大了,我恐怕写不出来,况且交稿时间要在次年6月份。但龚爱萍老师却鼓励说,你已出版过两本成都交通历史的书,又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基础,有困难我们出版社会帮助你,朱晓剑老师也在旁边敲边鼓般的鼓励我。其实,当时我也被忽来的约稿题材给吓懵了,糊里糊涂应下了。在回家的路上,与朱晓剑老师同行了一段路程,我们还在路上是边走边聊该书的写作问题。当天晚上,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彻底失眠了,脑海里一直翻滚着这本书该咋个写,内容涉及成都公共交通70年历史,又如何下手呢。当时是很想睡觉的,但那本书的念头仿佛放肆的在我脑海里进进出出。一连失眠一周,就连服了安眠药能入睡之时,而梦中也在写书的提纲。那时想得最多的还是该书的写作架构,但总也找不出书的基本架构,那最担心把成都公共交通70年的历史让我写成了一本流水账,那咋对得起这本献礼书呢。“压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半个月后的一天,我猛然想到了书的基本架构可分为三个大章节,一是“创业之初”,二是“改革之时”,三是“世纪之举”。第一章的时间节点原则上确认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第二章时间节点确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上世纪末,第三章的时间节点确认为本世纪的近20年。在大章下面,把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出现的时间按节排列写作,如有公共交通行业人物类,人力公共交通工具类,机动车公共交通工具类,轨道交通类以及公共交通车辆制造类等。这时我才慕然开朗起来,下笔写作就容易多了。一晃半年多时间,一气写了50万字。关于成都地铁写作,我放在了第三章的“世纪之举”的最后,算是压底仓,采访成都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内容也写有5万余字(图1-1)。图1-1我对成都地铁的采访成效显著,尤感成都地铁第一辆B型6编组列车于年9月27日上午9:37分发出的意义重大,它标志成都历史上首条地铁线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试运营了,成都城建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时刻出现了。成都地铁B型6编组列车采用4动2拖编组,车体采用不锈钢材质,车长米,宽2.8米,高3.8米,运营车定员人,最大载量为人。车辆结构设计寿命为30年。采用DCV接触网受电,最高运行速度80km/h,分为带司机室的拖车、带受电弓的动车和不带受电弓的动车三种基本形式,由牵引系统、辅助供电、制动系统、列车控制、广播、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照明系统、空调电热系统及车门系统等多个系统组成。该型列车主要运用于成都地铁1、2、3、4号线(图1-2)。图1-2B型6编组机车轴测年12月20日,地铁1号线的B型6编组列车运行第一次调图,发车最短行车间隔为8分30秒至6分50秒;年9月16日的第二次调图最短行车间隔到6分50秒至5分40秒;年3月18日、年4月21日、年12月22日、年12月20日、年12月6日是连年调图,其最短行车间隔分别是5分至4分45秒、3分58秒至3分18秒、2分50秒至2分40秒、2分30秒至2分20秒和2分15秒至2分。其实,B型6编组列车运行的调图过程,首先是与时俱进般的自身“三大职能”的崛起过程,即行车密度加大的过程、运载力增加的过程、挖掘线路运输潜力的过程。其次是“见缝插针”般的增开大站快车。如果没有地铁B型6编组列车运行的一次又一次调图和增开大站快车,满足成都南北交通大动脉那巨大的通勤需求,就仅仅是一句空话了。年“4.23世界读书日”这天,地铁1号线B型6编组运营车推出了中国第一辆书香主题列车“书香号”,从1号线五根松地铁站驶出上线运营。一辆书香四溢、创意十足的主题列车,把城市慢生活的阅读文化,融入到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中,把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赋予时尚创新,让市民乘坐地铁“书香号”犹如去了图书馆里一般。有成都媒体称:“这是一种美学--叫成都。‘书香号’主题专列,创新封闭式空间,融入天府文化内涵,成为成都又一张靓丽的文化新名片(图1-3)。图1-3地铁1号线B型6编组运营车造的中国第一辆书香主题列车“书香号”成都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分别于年9月16日6:17分、年7月31日8:26分、年10月26日9:00逐次开行运营,是“不约而同”的采用了B型6编组列车,组合成了一个庞大的B型车“运力集团”。自成都有地铁线路开营以来,这个“运力集团”赚足人气,年实现载客人次11亿,占成都地铁当年载客总量的80%。B型6编组列车:是成都地铁“第一车”,是成都“载客量第一车”,也是成都文化“第一车”。这时我的采访和写作较顺手也成为了惯性,但我的失眠也跟写作一样也成为了惯性。虽然有西药安眠总不是办法,便去找到了成都中药学院张晓芸教授的专家门诊。张教授把了我的脉像,又听了我的失眠起因,笑说保证半年给你治好。于是在那半年时间里,我的任务就是写作和喝中药了。年6月,我的书稿如期完成,我的失眠之症也如期治愈,可谓喜庆双丰收。年10月,书稿正式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了,书名最终定为《成都公共交通70年》,龚爱萍老师担任了该书总策划人,责任编辑是李卫平担任,整书设计由著名图书人许天琪亲自设计,且如期参加了四川首届天府书展。后来我听许天琪讲,她是把书稿读了两篇之后才开始构思设计理念和方案的,说要设计出书的灵魂,她当时的设计理念是“当你打开历史的档案盒”。近年,许天琪设计的图书是连续两次获得年和年的中国“最美的书”金奖和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可见其功夫(图1-4,1-5)。图1-4图1-5
次年,承成都时代出版社推介,该书获得了第三十三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我以为这个奖项应是大家的,这个“大家”便是时代出版社、作者、图书设计人、支持单位、以及给予书稿写作以帮助过的人们。六、我与成都地铁10年庆年9月27日是成都地铁营运10周年的庆典日。在之前的7月份,我便在成都地铁